[发明专利]一种谐振管及其制造方法、腔体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4744.0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9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彦昭;袁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7/06 | 分类号: | H01P7/06;H01P11/00;H01P1/2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谐振 及其 制造 方法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谐振管及其制造方法、腔体滤波器。
背景技术
基站收发信机模块的双工器由射频腔体滤波器构成,用于单路大功率的信号传输。其中,腔体滤波器包括调谐螺钉、谐振管及腔体等部件。由于材料的热膨胀特性,腔体滤波器的谐振频率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从而其滤波特性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这种现象称为温漂。温漂会使射频指标恶化,造成腔体滤波器性能的下降。
目前,腔体滤波器温漂的问题是通过腔体滤波器各部件的温度补偿作用来解决的。腔体滤波器的各部件由于热膨胀而引起的变化对腔体滤波器的谐振频率的影响是不同的,随温度的升高,一些部件对谐振频率的影响使谐振频率降低,而另一些部件对谐振频率的影响使谐振频率升高,这样,通过升高和降低的谐振频率相互抵消,从而可以通过这种相反的变化规律来实现腔体滤波器的温度补偿,解决腔体滤波器的温漂的问题。
在实现上述温度补偿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腔体滤波器的谐振管材料有易切削钢、黄铜材料、殷钢材料等,它们的线膨胀系数分别为12ppm/℃、18.4ppm/℃、0.9ppm/℃,可以看出它们的线膨胀系数都是固定的,而且彼此相差很大。无论采用任何一种材质的谐振管,只能通过该材质具有的固定的线膨胀系数提供相应程度的温度补偿,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谐振管仅有上述几种线膨胀系数可选,无法完全根据实际的温度补偿需要,提供具有不同线膨胀系数材质的谐振管。此外,现有技术采用传统的机械加工工艺制造谐振管,对一些温漂要求和带外抑制度较高的双工器,无法满足射频指标,并且加工成本也较高,尤其是殷钢材料的金属谐振管,这种金属谐振管是经过特殊的配方和制造工艺及热处理过程制成的,成本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谐振管及其制造方法、腔体滤波器,能够提供不同程度的温度补偿作用,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谐振管,所述谐振管使用粉末材料制造而成,所述粉末材料包括羰基铁粉和铁粉中的至少一种及羰基镍粉和镍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羰基铁粉和铁粉中的至少一种在所述粉末材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8~70%,所述羰基镍粉和镍粉中的至少一种在所述粉末材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42%。
一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谐振管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粉末材料进行混合处理;
将所述混合处理后的粉末材料制成颗粒;
将所述颗粒注射成型,形成谐振管毛坯;
将所述谐振管毛坯进行真空烧结,形成谐振管半成品;
将所述谐振管半成品进行电镀处理,形成所述谐振管。
一种腔体滤波器,包括:
至少一个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谐振管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谐振管上方的调谐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谐振管及其制造方法、腔体滤波器,使用羰基铁粉和铁粉中的至少一种及羰基镍粉和镍粉中的至少一种制造谐振管,这样制造而成的谐振管可根据具体使用的粉末材料及其配比而具有不同大小的线膨胀系数,从而为腔体滤波器提供不同程度的温度补偿作用,具有很好的适用性。采用的注射成型方法还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腔体滤波器的物理模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谐振管的制造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腔体滤波器的物理模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谐振管的制造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谐振管的制造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谐振管的制造方法流程图;
图7为图4中的谐振管在不同温度下的物理尺寸测试图;
图8为图5中的谐振管在不同温度下的物理尺寸测试图;
图9为图6中的谐振管在不同温度下的物理尺寸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4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