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朱砂兰组织培养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63671.3 申请日: 2012-03-12
公开(公告)号: CN102577973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8
发明(设计)人: 岳健;姚云芳;李昆华;李建;李江黎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山里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
代理公司: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代理人: 赛晓刚
地址: 650228 云***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朱砂 组织培养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的组织培养方法,尤其是涉及朱砂兰的组织培养方法。属农业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朱砂兰为兰科兰属的植物,因花色红似朱砂而得名;明朝时期朱砂兰曾被当作贡品,因此又被称为“贡品兰”和“神品兰”。朱砂兰植株雄健,根粗而长,每年9-10月开花(一般是重阳节前后盛放,少数延至年底,甚至春节前后),花期约1月;葶高30-40cm,花杆铁锈红,每葶着花3-5朵,花径6-8厘米,柳叶瓣,萼片披针状,呈等边三角形排列,色朱砂红见紫色,香味纯正,花舌白底,布鲜红小斑点,但斑点散,不成形。

朱砂兰已有千余年的家养历史,是与大雪素、小雪素齐名的云南传统兰花,属滇兰四大名品之一。云南民间认为种养此花能增添家庭喜庆气氛,其叶健茂而花明丽,很有气派,有大富大贵、大红大紫之寓意,深受人们喜爱。朱砂兰曾屡次在各级各类兰博会上获得嘉奖,在中国第十届秋季兰博会获得两枚金奖、在2003年昆明国庆秋季兰展亦获金奖。

朱砂兰的传统繁殖方式是利用分株进行繁殖,繁殖系数低,并且在后期生长中花色会产生变异。目前文献资料中没有朱砂兰组织培养方面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在短期内获得出苗快、增殖频率高,尤其出苗齐,生产出性状一致的种苗,保证后续产品整齐划一的商品性能,易于操作,可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朱砂兰组织培养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朱砂兰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外植体采集

10-11月是朱砂兰蒴果成熟时期,当蒴果外表转为褐色,达到形态成熟而尚未开裂时采收;时间过早,种子胚发育不全影响发芽率;时间太迟,蒴果破裂,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消毒灭菌

取朱砂兰未开裂的蒴果,流水冲洗25-35min,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75%酒精处理25-35s后再用0.1-0.2%升汞液浸泡10-15min,倒去升汞溶液,用无菌水冲洗4-5次,每次不少于4-5min,后用无菌纸吸干果实表面水分;

(3)播种

在无菌条件下,将灭菌过的朱砂兰种子播种在人工配制的播种培养基上;培养30-40天,待培养物膨大形成原球体时,即开始下一阶段;

(4)增殖

将上一步所得培养物在无菌条件下转接到人工配制的增殖培养基上,经过培养30-40天左右,膨大的原球体开始出现幼嫩的朱砂兰小苗,待小苗长到常规壮苗程序所需高度时可将苗转接到壮苗培养基上;

(5)壮苗

将上一步所得的朱砂兰小苗在无菌条件下转接到人工配制的壮苗培养基上;经过25-35天培养的小苗开始出现2-3片叶子,形成独立的植株,待植株长到常规生根程序所需高度时可将其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

(6)生根

将上一步所得的朱砂兰壮苗在无菌条件下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经过培养30-50天植株开始出现长高和5-6片叶子,在苗的基部长出多条肉质、绿色气生根,最后形成完整的植株;最终生根率高达80-95%;

所述的种子萌发培养基包括:MS+苄基腺嘌呤6-BA0.1-0.5mg/L+1-3%蔗糖;

所述的增殖分化培养基包括:MS+萘乙酸NAA 0.1-0.3mg/L+6苄基腺嘌呤6-BA0.8-1.2mg/L+1-3%蔗糖;

所述的壮苗培养基包括:MS+10-15%香蕉+萘乙酸NAA 1-2mg/L+1-3%蔗糖;

所述的生根培养基包括:MS+10-15%香蕉+萘乙酸NAA 1.5-2.5mg/L+吲哚丁酸IBA 0.8-1.2mg/L+1-3%蔗糖。

所述的MS基本培养基是由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成分组成。

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成分优选为MS+苄基腺嘌呤6-BA0.1mg/L+2%蔗糖。

所述增殖分化培养基成分优选为MS+萘乙酸NAA0.2mg/L+苄基腺嘌呤6-BA 1mg/L+2%蔗糖。

所述壮苗培养基成分优选为MS+10%香蕉+萘乙酸NAA1.5mg/L+2%蔗糖。

所述生根培养基成分优选为MS+10%香蕉+萘乙酸NAA 2mg/L+吲哚丁酸IBA 1mg/L+2%蔗糖。

各培养基PH值为5.5-6.0,培养温度为23-25℃,光照强度1600-2000LX,光照时间9-12h/d。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山里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山里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36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