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计划安全校核的快速支路过载辅助决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3582.9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8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董毅峰;张轩;王毅;王珂;刘道伟;李力;侯俊贤;李扬絮;王虹富;谭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计划 安全 校核 快速 支路 过载 辅助 决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仿真分析计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计划安全校核的快速支路过载辅助决策方法。
背景技术
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发电机组不断投产、以及特高压输电、可再生资源电源的不断接入,电网接线日益复杂,电网设备的计划检修工作越来越繁重、难度越来越大。计划安全校核需要基于相似日潮流数据、发电计划、负荷计划及设备检修计划,形成一套收敛的潮流数据,然后对这套数据进行详细的安全稳定分析计算。潮流分析与静态安全分析是计划安全校核过程中最基础的计算步骤,在这两个计算步骤中,经常会出现线路和变压器过载的情况,针对这些过载情况,通过计算给出定量的辅助决策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计划安全校核中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的支路过载情况,目前,消除这些支路过载分别采取以下两种方法:1)面对潮流分析中出现的支路过载情况,处理方法是依靠分析计算人员凭借经验人工调整,通过多次的试探,反复计算得到消除过载的潮流断面;2)面对静态安全分析中出现的支路过载情况,采用的方法是借鉴动态安全稳定预警系统中的静态安全分析辅助决策方法,基于能量管理系统中的网络分析功能模块,应用灵敏度分析结果及支路开断分布因子而产生辅助决策信息。
在上述方法中,方法1)对计算人员的要求比较高,需要计算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较丰富的实际经验、对潮流数据有较高的熟悉程度和熟练的调整能力,而且对于不同的潮流数据,调整的手段也不完全一致;而方法2)的算法必须与静态安全分析的方法匹配,对于采用补偿法、灵敏度法、直流潮流法的静态安全分析,需要有不同的辅助决策算法。所以,静态安全分析模块及灵敏度分析模块耦合太强,不利于其在计划安全校核系统中应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计划安全校核的快速支路过载辅助决策方法,该方法考虑到计划安全校核的特点,针对潮流分析与静态安全分析中出现的过载问题,提出一种统一的辅助决策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计划安全校核的快速支路过载辅助决策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计算各个发电机及负荷对于过载支路的功率转移分布因子;
(2).根据分布因子对发电机及负荷排序;
(3).计算消除过载使用的有功调整量;
(4).调整发电机、负荷有功出力,并根据发电机及负荷的功率转移分布因子顺序调整出力;
(5).对调整结果进行潮流校核,并判断过载是否消除,如果过载没有消除,则重新返回步骤3,直至过载消除或达到最大反复次数,否则进入步骤6;
(6).输出支路过载的辅助决策信息;
其中,在所述步骤5中,对调整结果进行潮流校核的最大反复次数通常设置为3。
本发明提供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步骤1中,使用直流潮流法,计算各个发电机及负荷对于过载支路的功率转移分布因子。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步骤2中,根据步骤1的计算结果和各个节点的发电出力和负荷对过载支路的功率转移分布因子绝对值的大小,对所有发电机及负荷排序。
本发明提供的第三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排序过程中,加入可调区域、可调负荷区域和可调机组区域的信息,以过滤不在可调区域内的发电机及负荷;对于在可调区域内的功率转移分布因子为零或接近于零的机组,加入可调发电机/负荷序列的末尾或另起可调机组序列,为后续进行平衡机功率调整做准备。
本发明提供的第四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步骤3中,利用实用化公式,计算消除过载使用的有功调整量。
本发明提供的第五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步骤6中,所述辅助决策信息包含调整过程中出力调整的序列。
本发明提供的第六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步骤1中,采用基于直流潮流法的计算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35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