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计划安全校核的快速支路过载辅助决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3582.9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8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董毅峰;张轩;王毅;王珂;刘道伟;李力;侯俊贤;李扬絮;王虹富;谭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计划 安全 校核 快速 支路 过载 辅助 决策 方法 | ||
1.一种用于计划安全校核的快速支路过载辅助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计算各个发电机及负荷对于过载支路的功率转移分布因子;
(2).根据分布因子对发电机及负荷排序;
(3).计算消除过载使用的有功调整量;
(4).调整发电机、负荷有功出力,并根据发电机及负荷的功率转移分布因子顺序调整出力;
(5).对调整结果进行潮流校核,并判断过载是否消除,如果过载没有消除,则重新返回步骤3,直至过载消除或达到最大反复次数,否则进入步骤6;
(6).输出支路过载的辅助决策信息;
其中,在所述步骤5中,对调整结果进行潮流校核的最大反复次数设置为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使用直流潮流法,计算各个发电机及负荷对于过载支路的功率转移分布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根据步骤1的计算结果和各个节点的发电出力和负荷对过载支路的功率转移分布因子绝对值的大小,对所有发电机及负荷排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排序过程中,加入可调区域、可调负荷区域和可调机组区域的信息,以过滤不在可调区域内的发电机及负荷;对于在可调区域内的功率转移分布因子为零或接近于零的机组,加入可调发电机/负荷序列的末尾或另起可调机组序列,为后续进行平衡机功率调整做准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利用实用化公式,计算消除过载使用的有功调整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6中,所述辅助决策信息包含调整过程中出力调整的序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采用基于直流潮流法的计算公式:
其中:Gk-i是发电机或负荷输出功率转移分布因子,Xk-i是端口k和端口i两个端口节点对之间的互阻抗,是通过直流潮流方程P=B0θ中B0的逆矩阵X计算得来的,xk是支路k的阻抗值。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对支路过载的定义标准为:线路的电流超过其限流值Imax,变压器的传输容量超过其最大容量Smax;所以对于线路和变压器,应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针对线路,采用公式:
ΔPline=3*U*U*I*(I-Imax)/Imax
而针对变压器,则采用公式:
其中,U为支路任一端的节点电压或其额定电压,I为支路电流,S为变压器U所在侧的传输容量。为增加计算准确性,线路对应的有功调整量计算公式可采用Ui为线路i端节点电压,Uj为线路i端节点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针对发电机节点,有功调整量计算如下采用公式:
ΔPGen=-ΔPline*Gk-i
ΔPGen=-ΔPtran*Gk-i
而针对负荷节点,有功调整量如下采用公式:
ΔPLoad=ΔPline*Gk-i
ΔPLoad=ΔPtran*Gk-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358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