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室单元、原子振荡器及电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3298.1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4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珎道幸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3L7/26 | 分类号: | H03L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原子 振荡器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室单元、原子振荡器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基于铷、铯等碱金属的原子的能量转移而进行振荡的原子振荡器,一般大致区分为利用基于光及微波的双共振现象的振荡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及利用基于波长不同的两种光的量子干涉效应(CPT:CoherentPopulation Trapping)的振荡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无论在哪种原子振荡器中,一般都将碱金属与缓冲气体一起封入气室内,为了将该碱金属保持为气体状,需要将气室加热到规定温度。
例如,在记载于专利文献3的原子振荡器中,在封入了气体状金属原子的气室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由ITO构成的膜状发热体,通过通电来使该发热体发热。由此,能够加热气室,将气室内的金属原子保持为气体状。
在这样的原子振荡器中,通常调整供给到发热体的电流,以使气室内的温度恒定。因此,例如随着外界温度变化,流过发热体的电流会变化。
当如上所述流过发热体的电流变化时,从发热体产生的磁场也变化。在以往的原子振荡器中,由于从发热体产生的磁场在气室内波及到很广的范围,因此当从发热体产生的磁场变化时,与气室中的金属原子的基态能级间的能量差相当的频率发生变动。因此,在以往的原子振荡器中,存在输出频率偏离的问题。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847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6806784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6/0022761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频率精度的气室单元、原子振荡器及电子装置。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
本发明的气室单元的特征在于,该气室单元具有:气室;以及第1加热器,其对所述气室进行加热,所述第1加热器包括:设置为彼此平行的第1带状部及第2带状部;以及所述第1带状部与所述第2带状部连接后的结构,流过所述第1带状部的电流的方向与流过所述第2带状部的电流的方向为彼此相反的方向。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气室单元,即使对加热器(具体地讲是发热电阻体)的通电量变化,也能够抑制或防止气室内的磁场的变动。因此,能够在抑制气室内的磁场变化的同时,将气室内的温度维持为期望的温度。其结果,能够提高原子振荡器的频率精度。
[应用例2]
在本发明的气室单元中,优选的是,具有第2加热器,该第2加热器具有与所述第1加热器相同的结构,所述气室单元具有所述气室被夹在所述第1加热器与所述第2加热器之间的结构。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气室单元,即使对第1加热器及第2加热器(具体地讲是发热电阻体)的通电量分别变化,也能够抑制或防止气室内的磁场变动。因此,能够在抑制气室内的磁场变化的同时,将气室内的温度维持为期望的温度。其结果,本发明的气室单元能够提高频率精度。
[应用例3]
在本发明的气室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加热器或所述第2加热器具有多个所述第1带状部及所述第2带状部,所述第1带状部与所述第2带状部交替地排列。
由此,能够有效地使伴随于对第1带状部的通电而产生的磁场、与伴随于对第2带状部的通电而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或缓和。
[应用例4]
在本发明的气室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带状部与所述第2带状部连接后的结构的形状是曲折的形状。
由此,能够简化用于对发热电阻体通电的布线。
[应用例5]
在本发明的气室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带状部及所述第2带状部是膜状的发热电阻体。
由此,能够通过各种成膜法来简单且高尺寸精度地形成发热电阻体。
[应用例6]
在本发明的气室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带状部及所述第2带状部接合在与所述气室分体设置的绝缘性的基板上。
由此,能够在防止发热电阻体的各部分彼此短路的同时,使发热电阻体的设置变得容易。
[应用例7]
在本发明的气室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带状部及所述第2带状部与所述气室的外表面接合。
由此,能够减小发热电阻体与气室之间的距离,能够有效地将来自发热电阻体的热传递到气室中。另外,能够防止在发热电阻体与气室之间产生间隙。因此,能够均匀且有效地对气室进行加热。
[应用例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32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及其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