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襟翼电气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1051.6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3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何巧云;冯书君;曾虹峰;陈立慧;回小晶;贾自立;王卫东;周中盼;谷计划;余金元;袁志敏;史振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3/16 | 分类号: | B64C13/1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23213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襟翼 电气控制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襟翼电气控制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关于引入反馈形成闭环控制的襟翼电气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飞机襟翼主要用于增大起飞、着陆时的升力,以及缩短起飞、着陆时的滑跑距离,飞机襟翼使用位置一般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现有襟翼控制方法一般为开环式电气控制,在襟翼工作行程的极限位,设置极限电门,切断襟翼收或放到极限位置时的控制指令,襟翼其它位置的收放,需要驾驶员根据显示部件上的襟翼位置判断襟翼是否到位,然后终止襟翼收放控制指令,襟翼位置收放误差在0.5度~1度之间。不足之处是在襟翼工作行程以内的襟翼收放位置误差较大;在飞机进场阶段驾驶员关注的飞机参数多,襟翼开环式控制分担了驾驶员较多注意力。
一种飞机襟翼电气控制方法及其系统采用闭环式电气控制,其控制部件除标明刻度外,还根据襟翼使用的几个固定位置,在相应位置设置机械卡槽或档块。驾驶员将控制部件上手柄放置相应位置或卡槽处,不用再一直关注襟翼整个收放过程。控制部件会将襟翼收放位置指令发送给计算机,计算机会结合位置反馈部件提供的襟翼位置,精确地驱动执行部件带动襟翼到达所需的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襟翼收放位置误差较大,分担了驾驶员较多注意力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襟翼电气控制方法及系统,提高襟翼收放位置精度,减轻了驾驶员的工作负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驾驶员通过将控制部件上的操纵手柄放置相应位置或卡槽处,将控制指令发送给计算机,计算机实时结合位置反馈部件提供的襟翼位置,精确地驱动执行部件带动襟翼到达所需的位置。
一种飞机襟翼电气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起飞前系统电源接通;
第二步,驾驶员通过控制部件,向计算机发出控制指令;
第三步,计算机解算控制指令中预定襟翼位置与襟翼位置差值是否为零,若为零则结束,若不为零则执行第四步;
第四步,计算机驱动执行部件带动襟翼动作;
第五步,位置反馈部件测出襟翼位置将当前襟翼位置反馈给计算机,执行第三步。
在执行上述步骤时,计算机通过自监控并结合外界告警触发部件的信息,将襟翼位置、故障告警信息,输送给显示告警部件,进行实时显示和告警。
一种飞机襟翼电气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部件1、显示告警部件2、外界告警触发部件3、计算机4、位置反馈部件5、6;其中,
控制部件用于驾驶员操纵发出控制指令;
显示告警部件用于显示襟翼系统襟翼位置、故障告警信息;
外界告警触发部件给计算机提供与襟翼位置相关的其它系统的告警触发信息;
计算机用于解算控制指令、判断控制指令与襟翼位置差值,驱动执行机构带动襟翼动作,并将襟翼位置、故障告警信息输送给显示告警部件进行实时显示和告警;
位置反馈部件将襟翼实时位置反馈给计算机;
执行部件用于带动襟翼动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襟翼系统采用闭环式电气控制方法,实现自动精确地收放襟翼,位置收放误差不大于0.5度,减轻了驾驶员的工作负担,具有运动平稳,操纵灵活,控制可靠的特点,该系统设计技术在某型飞机上的应用,对中型、大型飞机襟翼操纵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填补了国内大、中型飞机襟翼操纵系统使用电气控制式技术的空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飞机襟翼电气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飞机襟翼电气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是一种飞机襟翼电气控制,在飞机起飞前接通系统电源,驾驶员根据飞行需要,参考显示告警部件上襟翼系统实时工作情况,在控制部件将操纵手柄放置相应位置或卡槽处,向计算机给出控制指令,计算机会结合控制指令和襟翼实时位置,自动精确地驱动执行部件带动襟翼收放到相应位置。同时,计算机会自监控襟翼系统自身的工作情况并结合外界告警触发部件的信息,将工作状态和告警信息系统提供在显示告警部件进行实时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10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包装盒杀菌装置
- 下一篇:万向节对中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