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G蛋白偶联受体的分离提取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60715.7 申请日: 2012-03-09
公开(公告)号: CN102558344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1
发明(设计)人: 刘建国;葛保胜;吕建仁;崔占峰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主分类号: C07K14/72 分类号: C07K14/72;C07K1/3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580 山东省***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蛋白 受体 分离 提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分离工程与技术领域,具体是应用超滤技术分离提纯G蛋白偶联受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是具有七次跨膜结构的细胞膜蛋白,它可以与激素、神经递质、光、气味等小分子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在细胞信号传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如自身免疫性、传染性、过敏性疾病等)都与GPCRs功能紊乱有关。目前,三分之二以上的药物开发以及十分之一以上的世界前200种最畅销药物都是以GPCRs作为药物靶点(Cell.Mol.Life Sci.2006,63:1149-1164)。

尽管GPCRs作为药物开发目标蛋白的重要性已经非常清楚,但是关于它们原子级精细结构的了解却相对较少(Nature 2008,453:363-368;Science 2007,318:1266-1273),这大大降低了结构依赖性药物设计的针对性。原因有二:(一)天然细胞或组织中GPCRs的含量很低,需要通过重组表达技术获得,然而将它们转运嵌入表达载体质膜的效率较低,加之它们对宿主细胞的毒害作用,增加了重组表达的难度。(二)由于膜蛋白的结构复杂,且稳定性较差,所以在提纯过程中需要添加去污剂以保持其结构和活性,这对GPCRs的产量造成一定影响,加之传统分离工艺的过程复杂、耗时较长,导致最终获得的高纯度蛋白质数量非常有限,仅达毫克级。

近年来,随着新型重组表达方法的建立,GPCRs的产量有了突破性增长,表达量可达10mg/L以上,但经传统工艺提纯后,GPCRs的损失极为严重,损失率高达90%(PLoS One2009,doi:10.1371/journal.pone.0004509)。所以,GPCRs的提纯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其结构的主要瓶颈之一(Bri.J.Pharmacol.2006,147:S27-S37)。目前,急需开发操作条件更为温和的新型分离纯化技术来替代或部分替代GPCRs传统提纯工艺,以满足膜蛋白结构生物学研究发展的需要。

超滤膜是指膜孔径在1-100nm之间,具有不对称结构的复合膜。由于其孔径尺寸与生物大分子的尺寸较为接近,故可用于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等的分离与纯化(Food Chem.2010,122:747-752)。超滤分离是分子级的,即可截留溶液中的大分子溶质,同时使小分子溶质透过;有时也可以通过调节溶液中微环境,使预分离的蛋白质分子和膜表面带有不同性质的电荷,再通过蛋白质分子之间、蛋白质与膜表面之间的静电作用,达到分离的目的。目前,在生物加工领域,超滤技术常用于蛋白质的纯化与浓缩,在工业上已有较多应用,但由于自然体系中蛋白质种类复杂,且存在较多的同工酶,使用超滤法直接分离得到高纯度的功能蛋白质的实例极少,且这方面的研究仍处于实验室规模(J.Membr.Sci.2010,352:231-238)。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易于实现G蛋白偶联受体规模化制备的超滤提取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路线是:

(1)将细胞膜或G蛋白偶联受体重组表达的工程菌菌体等,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5%(w/v)的缓冲液下破碎、增溶,离心取上清液;

(2)利用截留分子量为100-300kDa的超滤膜对步骤1得到的上清液进行超滤分离,截留液即为高纯度的G蛋白偶联受体产品。超滤分离条件为: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5%(w/v),溶液pH值2-10,离子强度0-1M。

本发明提取方法中,步骤(1)中的增溶时间为30分钟以上;步骤(1)中的离心条件为:4℃,离心力大于1000g,离心时间大于10分钟。

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分离浓缩同步进行,且产品回收率高,可实现G蛋白偶联受体规模化制备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从基因重组的大肠杆菌中提取G蛋白偶联受体CCR3的方法,步骤:

(1)通过离心取250mL发酵液中的菌体,加入40mL的PBS缓冲溶液(50mM,pH8.0,表面活性Fos choline-14(FC-14)浓度为1.0%(w/v)),超声破碎1h,10000g离心30min,取上清液35mL;

(2)利用PBS缓冲溶液(50mM,pH8.0)将步骤(1)获得的35mL上清液稀释至面活性Fos choline-14(FC-14)浓度为0.02%(w/v),得到1.75L稀释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07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