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双模液压轮胎硫化机及其调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9963.X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1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黎国;苏寿琼;余文松;周新荣;司徒毅贤;吴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工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02 | 分类号: | B29C35/02;B29C33/30;B29L3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510611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双模 液压 轮胎 硫化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智能双模液压轮胎硫化机,包括导向杆(1)、开合模油缸(2)、锁模机构(3)、加压油缸(4)、下板(5)、固定下支架(6)、上板(8)、固定上支架(10)和支架(11);所述下板(5)与固定下支架(6)连接,所述上板与固定上支架(10)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移检测装置(12)、电气系统及PLC,所述加压油缸(4)和锁模机构(3)同时位于导向杆(1)上,加压油缸(4)的活塞杆(13)端部与锁模机构(3)紧固连接,加压油缸(4)的缸底安装于下板(5)的下侧或上板(8)的上侧,导向杆(1)设置有多条环状槽,环状槽任何其中的两条与锁模机构(3)配合,开合模油缸(2)的活塞杆与上板(8)连接,上板(8)通过位移检测装置(12)和支架(11)连接,且位移检测装置(12)与电气系统及PLC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双模液压轮胎硫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螺母(9),所述导向杆(1)的上端由锁紧螺母(9)紧固于上板(8)上,加压油缸(4)安装于下板(5)的下侧,下板(5)、加压油缸(4)和锁模机构(3)顺序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双模液压轮胎硫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油缸(4)的活塞杆(13)中心设置有一被导向杆(1)穿过的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双模液压轮胎硫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模机构(3)包括锁模滑块(14)和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锁模滑块(14)连接,锁模滑块(14)中心设置为环形状,内设两条环槽,锁模滑块(14)设置为对称并可分离的两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双模液压轮胎硫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1)穿过安装于下板(5)上侧或上板(8)的下侧的导向套(7),导向套(7)的数量与导向杆(1)的数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双模液压轮胎硫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1)在单模中的数量为2、3或4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双模液压轮胎硫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5)和上板(8)为板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双模液压轮胎硫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检测装置(12)为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包括外置式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位置磁铁、安装夹片和连接板,外置式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通过安装夹片安装于支架,位置磁铁约束在外置式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上,同时与安装在上板(8)上的连接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双模液压轮胎硫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检测装置(12)为编码器组件,编码器组件包括旋转编码器(15)、固定支架(16)、齿条(17)、齿轮(18)和传动轴(19),旋转编码器(15)通过固定支架(16)固定于上板(8),旋转编码器(15)的传动轴(19)安装有齿轮(18),齿轮(18)与固定于支架(11)的齿条(17)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智能双模液压轮胎硫化机的调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a.在更换模具时根据不同的模具高度,利用位移检测装置(12)来检测导向杆(1)移动的距离,由电气控制系统及PLC来设定导向杆(1)上升或下降到所需要的高度;
b.控制开合模油缸(2)的活塞杆伸缩,令导向杆(1)上升或下降到设定的高度,使锁模机构(3)处于导向杆(1)的某一环形槽相对应的位置处;
c.控制锁模机构(3)工作,对导向杆(1)进行锁紧;
d.控制加压油缸(4)的活塞杆伸出,加压在与导向杆(1)环状槽配合的锁模机构(3)上,再通过导向杆(1)将力传递到模具上,最终实现完全合模及加力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工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工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996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亮度小型聚光LED二极管
- 下一篇:一种木塑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