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1,1,2,3-四氯丙烯合成2-氯-3,3,3-三氟丙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9133.7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4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卢新国;占林喜;何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7/138 | 分类号: | B01J27/138;B01J27/132;C07C21/18;C07C17/2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李德强 |
地址: | 321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 合成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由1,1,2,3-四氯丙烯合成2-氯-3,3,3-三氟丙烯的催化剂以及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1,1,1,2-四氟乙烷(HFC-134a,CF3CFH2)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空调制冷中,曾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ODS替代品之一。但由于HFC-134a的GWP值高达1300,并在大气中解离后易形成对生态系统危害严重的三氟乙酸,各国政府已经开始逐步淘汰HFC-134a,因此,开发各方面性能接近甚至超过HFC-134a且GWP值较低的新型制冷剂势在必行。其中2,3,3,3-四氟丙烯(HFC-1234yf,CF3CF=CH2)被列为是HFC-134a的理想替代品之一,其制冷效果和COP值与HFC-134a相近;ODP值为0,GWP值仅4,具有低毒性、不助燃、与润滑油的互溶性良好、与汽车空调设备材料的兼容性高等优良特性。
2-氯-3,3,3-三氟丙烯是2,3,3,3-四氟丙烯(HFC-1234yf)合成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体,还可以用在聚合单体、含氟功能材料、药物中间体、共沸物等许多领域,所以合成2-氯-3,3,3-三氟丙烯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而催化剂研发技术在合成2-氯-3,3,3-三氟丙烯中至关重要。
中国专利CN102249846A公开了名为“一种2-氯-3,3,3-三氟丙烯和2,3-二氯-1,1-二氟丙烯的联产制备方法”的专利技术,该技术也是采用氟化1,1,2,3-四氯丙烯,使用的催化剂是Cr2O3-Al2O3,其中Cr∶Al摩尔比为1。但是该催化剂对于单产2-氯-3,3,3-三氟丙烯的选择性不高,副产物较多。
美国霍尼韦尔国际公司在中国申请的专利CN101874009A,专利名为“生产2-氯-3,3,3-三氟丙烯(HCFC-1233xf)的改进方法”。该专利使用的氟化催化剂Cr2O3和FeCl3/C,该催化剂需要在物料中加入有机稳定剂才能维持其寿命,而该稳定剂对于分离提纯、操作控制和后期处理带来困难。
美国专利US20070197842A1和US7795480B2中提及一种1,1,2,3-四氯丙烯氟化法合成2-氯-3,3,3-三氟丙烯的方法,使用的催化剂为Cr2O3、FeCl3/C或SbCl5,将Cr2O3和FeCl3/C催化剂填充于固定床反应器中的两段不同温区。Cr2O3和FeCl3/C双催化剂用于合成2-氯-3,3,3-三氟丙烯,方法复杂,催化剂容易失活,不利于催化剂的再生,其中SbCl5 催化剂对设备的腐蚀性大。
本发明是采用沉淀法或机械共混法和硬模板法相结合来制备Cr基催化剂,用于气相氟化1,1,2,3-四氯丙烯合成2-氯-3,3,3-三氟丙烯。该催化剂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高比表面积,而且采用的模板剂原料便宜。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气相氟化催化剂存在选择性不高、处理复杂、稳定性不高等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高比表面积、工艺简单、生产方便而且采用的模板剂原料便宜的由1,1,2,3-四氯丙烯合成2-氯-3,3,3-三氟丙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本制备方法能特别能提高由1,1,2,3-四氯丙烯氟化合成2-氯-3,3,3-三氟丙烯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些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构思是:在制备用于气相氟化合成2-氯-3,3,3-三氟丙烯催化剂过程中,通过加入有机物蔗糖-柠檬酸,经惰性气氛下焙烧可以形成炭模板剂;在催化剂的氟化处理时,炭模板剂能支撑住催化剂内部的孔结构,在氧化燃烧炭模板剂后,催化剂具有一定热稳定性。
本发明催化剂由Cr、Al和M的氟化物组成,其氟化物为CrF3、AlF3和MF2,Cr、Al与M之间摩尔比为1∶0.05~0.2∶0.02~0.1,其中M为Zn、Co中的一种或两种,M若选两种时其摩尔比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91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