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屏幕以及成型模具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8924.8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1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四谷真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B21/60 | 分类号: | G03B2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幕 以及 成型 模具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屏幕以及屏幕成型用的成型模具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众所周知有使从投影仪投射的图像(投射光)朝向位于正面侧的观察者反射来显示该图像的屏幕。作为这样的屏幕,众所周知有将从下侧倾斜射入的投射光朝正面反射的屏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屏幕,沿着被射入投射光的观察面的垂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配置,并且具有多个微小的凹部或凸部,这些微小的凹部或凸部具有半球状的球面。其中,在凹部内在远离该凹部的球面中的投影仪的设置位置的区域形成反射膜,利用该反射膜,使射入的光朝入射面的法线方向反射。由此,由位于在该法线方向上设定的观察位置的观察者来视觉辨认投射光、即图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5195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屏幕中,通过在观察面紧密地配置凹部,虽在观察面放大形成反射膜的面积,但依然存在亮度不足的问题。
因此,迫切期望能够进一步提高亮度的屏幕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亮度的屏幕以及屏幕成型用的成型模具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屏幕的特征在于,具有被射入光的入射面,在所述入射面上沿着规定方向配置多个凹状的透镜元件,每个所述透镜元件具有朝向所述光的射出位置的1/4球状的球面,在所述球面中的被射入所述光的区域设置有使该光朝规定方向反射的反射部。
在此,1/4球状的球面不只包括1/4球的球面,还包括近似于1/4球的球面。
例如,在1/4球中,虽然两个面(不是球面状的两个相邻的面)的交叉角度为90度,但该交叉角度也包括被设定为例如80度以上且100度以下等的大致1/4球状的球面等。另外,在1/4球中,虽然两个截面为半圆状,但也包括将该截面形状形成为中心角例如为120度以上且240度以下的扇形的大致1/4球状的球面等。
在此,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屏幕中,形成于凹部(透镜元件)的反射膜(反射部)的位置,如上所述是在该球面中远离光的射出位置的一侧的位置,其中凹部(透镜元件)具有排列于观察面的半球状的球面。具体地说,在光的射出位置为屏幕的正面侧下方的情况下,该反射膜的形成位置为球面的上侧的曲面部分。并且,在凹部内未形成反射膜的部分对光的反射没有帮助。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在屏幕的入射面上排列有多个具有1/4球状的球面的凹状的透镜元件。由此,在将1/4球状的球面以与现有的半球状的球面相同的半径形成的情况下,在正面观察屏幕的入射面的情况下每一个透镜元件的面积都能够比现有的透镜元件小。因此,与将具有半球状的曲面的透镜元件排列于入射面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透镜元件的排列数量。因此,与现有的屏幕相比,能够增加反射部的面积相对于入射面的面积的比例,从而能够提高屏幕的亮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各透镜元件被配置为,该透镜元件的球面朝向光的射出位置。因此,各透镜元件能够使从该射出位置射出的光适当地射入到设置于该球面的反射部,从而能够使射入到各反射部的光有效地朝规定方向反射。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屏幕构成为具备屏幕基材,该屏幕基材具有所述入射面,所述屏幕基材由黑色材料形成。
在此,提出有下述结构的方案:在现有的具有半球状的球面的透镜元件中,在形成反射部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形成光吸收层,通过吸收与由各透镜元件朝规定方向反射的光不同的光(多余的光,例如外部光),来抑制该不同的光朝规定方向反射。然而,与该透镜元件相比,在具有1/4球状的球面的透镜元件中,由于该透镜元件的开口面积较小,故难以在形成反射部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形成上述光吸收层。
与此相对,根据本发明,能够利用屏幕基材本身来吸收射入到入射面的上述不同的光,从而能够抑制该不同的光朝规定方向射出。因此,在形成图像的光被射入的情况下,利用上述不同的光,能够抑制该图像的对比度降低。另外,由于能够省去在入射面上形成上述光吸收层的麻烦,故能够抑制屏幕的制造工序复杂化。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每个所述透镜元件被配置为相互邻接。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入射面紧密地配置各透镜元件,故能够进一步增加反射部的面积相对于该入射面的面积的比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屏幕的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89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