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隔离结构的离心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8802.9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2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蒋楠;张治平;钟瑞兴;谢蓉;蒋彩云;傅鹏;闫秀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6 | 分类号: | F04D25/06;F04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隔离 结构 离心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隔离结构的离心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直联变频离心压缩机中,由于转子一直处于高速旋转的状态,如果密封不当,很容易造成大量的润滑油从油路侧泄漏到电机腔里,最后随电机冷却循环回路进入蒸发器。由于蒸发器内的润滑油不会蒸发,最终越聚越多,漂浮于蒸发器冷媒液面上,严重影响蒸发器换热,导致机组效率下降。
常用于离心压缩机油路侧和冷媒侧的密封方式为单一式的迷宫密封或螺旋式密封。由于受轴的外形结构影响,迷宫密封多半为平滑式密封,密封性能受密封轴向长度影响很大,结构受长度限制,往往得不到好的密封效果,因此常规离心机往往从蜗壳引一路高压气体进入迷宫密封之间进行密封,这样,相当一部分的高压冷媒气体经电机进入蒸发器中,无形当中造成冷量的浪费。螺旋密封受转子转速影响,密封性能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但功耗也随之增大,由于离心机供油压差基本不变,如果在低转速下运行时,螺旋密封很有可能达不到密封要求而造成油漏入电机腔中。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在高低转速之间都能获取较好密封效果的结构,以提高离心压缩机的电机腔与电机尾端回油腔之间的密封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隔离结构的离心压缩机,以解决现有离心压缩机的电机腔与电机尾端回油腔之间的密封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隔离结构的离心压缩机,包括:电机转子本体,位于电机腔内;转子转轴,沿电机转子本体的轴向从电机腔伸入到电机尾端回油腔内,转子转轴上形成有复合密封段,复合密封段内包括多种密封隔离结构;具有通孔的隔离密封套环,套设在复合密封段的外周,将电机腔与电机尾端回油腔隔离。
进一步地,多种密封结构包括位于复合密封段的靠近电机转子本体一端的隔气螺纹和远离电机转子本体一端的隔油螺纹,且隔气螺纹与隔油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隔气螺纹与隔油螺纹之间设置有螺纹隔断区。
进一步地,螺纹隔断区设置有径向凸出的环台,环台的外壁与隔离密封套环的内侧环壁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隔气螺纹的覆盖区域的轴向长度小于隔油螺纹的覆盖区域的轴向长度。
进一步地,多种密封结构包括迷宫密封结构和螺旋密封结构。
进一步地,多种密封结构还包括位于迷宫密封结构和螺旋密封结构之间的空间区域内的气胀结构。
进一步地,隔离密封套环朝向电机尾端回油腔的第一端面上形成有以隔离密封套环的通孔轴线为中心轴线的导流环槽。
进一步地,导流环槽呈U形截面,包括内侧环面和与内侧环面相对布置的外侧环面,导流环槽的内侧环面上设置有沿径向向外伸出的环形导流凸缘。
进一步地,导流凸缘具有与隔离密封套环的第一端面平行的第一侧面、与第一侧面呈倾斜设置的第二侧面,以及连接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的顶面,顶面与转子转轴的轴向平行。
进一步地,迷宫密封结构位于复合密封段的靠近电机转子本体的一端,螺旋密封结构位于复合密封段的远离电机转子本体的一端。
进一步地,迷宫密封结构包括多个尖端朝向电机尾端回油腔的梳齿。
进一步地,梳齿的数量为七至十五个。
进一步地,螺旋密封结构包括开设在复合密封段上的螺纹段以及位于隔离密封套环的内周面上与螺纹段相对的光滑段。
进一步地,螺旋密封结构沿转子转轴的轴向延伸的长度为转子转轴的外径的0.4至1倍。
进一步地,螺旋密封结构包括开设在复合密封段上的光滑端以及位于隔离密封套环的内周面上与光滑段相对的螺纹段。
进一步地,迷宫密封结构和螺旋密封结构之间的空间区域内形成有开设在复合密封段上的退刀槽,退刀槽内设置有沿转子转轴的径向向外伸出的气胀凸台。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隔离结构的离心压缩机,包括电机壳体和位于电机壳体的一端的电机后端盖,电机后端盖上形成有连通于电机腔与电机尾端回油腔之间的通道,通道内设置有轴承安装座板,轴承安装座板上设置有轴承安装孔,轴承安装孔内安装有与转子转轴配合的轴承,转子转轴穿过轴承伸入到电机尾端回油腔内。
进一步地,隔离密封套环与轴承安装座板相连,并与轴承安装座板之间形成有回油腔。
进一步地,转子转轴上位于回油腔内的部分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甩油槽。
进一步地,甩油槽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甩油槽顺次相连地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88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