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式健身独轮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7414.9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宋海潮;吴静;叶菊珍;郭俊逸;胡琦;闫怀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K1/00 | 分类号: | B62K1/00;A63B22/08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健身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在轨道上运行的轨道式健身独轮自行车。
背景技术
中国是自行车王国,自行车类型众多,如各种山地车、独轮车、多轮多座自行车等,其功能也不断多样化,不仅是代步工具,很多人用它来娱乐、健身。独轮自行车作为民间娱乐项目常见于杂技艺术表演中,现在却常见于体育运动和健身娱乐活动中。当今,自行车已经演变为运动、健身、休闲的工具。健身自行车有如下功能: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身体免疫力;提高神经系统敏捷性;可以延年益寿;是减肥的工具;可以促进心理健康。目前还未出现将独轮自行车在轨道上运行并以此作为动力的独轮自行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式健身独轮自行车,该自行车将健身、休闲时消耗的大量体能转化成自行车运动的动能。并将人们健身时产生的动能转化为其它机构或设备运动的动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轨道式健身独轮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自行车包括座椅、把手、骨架、固定滚轮、链轮、脚踏板、轮毂、小齿轮和转轴,骨架与轨道相适配并通过固定滚轮安装在轨道上;座椅和把手设置在骨架上;脚踏板与转轴连接,小齿轮通过转轴与脚踏板连接;轮毂套装在骨架上并与设置在轮毂内的小齿轮啮合。
本发明中,该自行车设有链轮、链条和锥齿轮,链轮通过转轴与脚踏板连接;链轮通过链条与锥齿轮连接。在骨架外侧设有挡泥板。
本发明中,骨架的下端与轨道是镶嵌式滚动连接。在座椅处设有高度调节机构;在座椅底部设有收纳盒。
本发明节能环保,将健身与娱乐结合在一起,具有如下优点:
(1)多人同时运动。在一个轨道上,可以放置多辆对轮自行车,实现多人同时健身、娱乐和休闲的目的。
(2)能量收集转化。人们在轨道式健身独轮自行车上健身、休闲时会消耗大量体能,并将消耗的体能转化成自行车运动的动能。健身对轮自行车通过链条、齿轮等组成的机构将人们健身时产生的动能转化为其它机构或设备运动的动能。
本发明特别适用于以机械泵作为动力的健身喷泉中。将健身、休闲时消耗的大量体能转化成喷泉所需的动能,节约了电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装配图。
图3是本发明中座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本发明所述的轨道式健身独轮自行车,见图1,该自行车包括座椅1、把手2、骨架4、固定滚轮5、链轮6、脚踏板7、锥齿轮9、链条3、轮毂8、小齿轮10、转轴11和挡泥板13,骨架4与轨道12相适配并通过固定滚轮5安装在轨道12上;挡泥板13设置在骨架4外侧并安装在转轴11上;在转轴11转动时,挡泥板13保持不跟随转动。座椅1和把手2设置在骨架4上;脚踏板7与转轴11连接,链轮6和小齿轮10通过转轴11与脚踏板7连接;链轮6通过链条3与锥齿轮9连接;轮毂8套装在骨架4上并与设置在轮毂8内的小齿轮10啮合。轮毂8通过滚动固定螺母8固定在车的骨架4上。通过锥齿轮9将自行车运动的动能转化为其它机构或设备运动的动能。
座椅设有高度调节机构可以很好的适合人们的需要,座椅底部设有收纳盒里面可以放入清洁布.润滑油等小物件以便使用。
脚在脚踏板上做整周转动,即转轴带动小齿轮10做整周旋转运动,从而小齿轮10的转动带动轮毂8的运动以达到自行车的整体运动,小齿轮与轮毂之间是齿轮内啮合的连接方式,它们通过齿与齿之间的啮合使轮毂向前转动。
骨架与轨道是通过辅助固定架镶嵌在导轨上,固定滚轮5合理的位置将固定架和轨道之间摩擦的问题很好的解决,当轮毂转动时,骨架和轨道之间通过横向移动,固定架上的滚轮将沿着导轨的两边做转动运动,有效的减小了摩擦力。
本发明在一个轨道上,可以放置多辆对轮自行车,实现多人同时健身、娱乐和休闲。人们在轨道式健身独轮自行车上健身、休闲时会消耗大量体能,并将消耗的体能转化成自行车运动的动能。进而转化为其它机构或设备运动的动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74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