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压惰性气体增加煤体透气性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6597.2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2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周福宝;高峰;王圣程;刘春;刘应科;崔光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43/22;E21B43/24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惰性气体 增加 透气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加煤体透气性的系统,特别是一种温压惰性气体增加煤体透气性的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煤层的构造复杂,渗透率普遍较低,许多高瓦斯煤层均属于低透气性煤层。同时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逐步加大,应力的增高,进一步降低了煤层的透气性。在透气性差的矿井进行未卸压煤层瓦斯预抽效果往往都不理想,增加煤体透气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增加煤体透气性过程中主要采用水力化措施,如水力压裂、水力切割。采用水力化增透措施,煤体被水浸泡后易泥化,堵塞瓦斯流动通道,受水表面张力限制,增透范围有限;采用水力化增透措施时,煤体起裂压力要求25 MPa,在高压水作用下极易诱导煤与瓦斯突出,给煤矿高效生产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中国专利,专利号CN201010180354.0公开了一种井下注热抽采煤层瓦斯的方法, 采用向煤层中注入80℃~300℃的高温蒸汽或过热水加热煤层,虽然加快了煤层中瓦斯的解吸,但是注入高温蒸汽或过热水时存在烫伤的安全隐患;注热抽采煤层瓦斯方法也属于水力化措施,同样存在煤体被水浸泡泥化、堵塞瓦斯流动通道的问题,瓦斯抽采增加量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增透效果好的温压惰性气体增加煤体透气性的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温压惰性气体增加煤体透气性的系统,包括:制氮机、第一控制阀、第一逆止阀、压力表、泄压阀、气源罐、温度传感器、增温设备、第一智能球阀、第二逆止阀、控制器、气动增压机、第二智能球阀、第三智能球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控制阀。
所述制氮机通过管路连接气源罐,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一逆止阀;所述气源罐位于增温设备的水中,气源罐出气口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第一智能球阀、第二逆止阀、气动增压机、第三智能球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控制阀;所述控制器通过数据线与温度传感器、第一智能球阀、第二智能球阀、第三智能球阀和压力传感器连接。
所述气源罐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且压力表和泄压阀通过管路连接在气源罐上;所述增温设备由水、加热层、保温层和密封盖组成,密封盖设有出气口;所述气动增压机进气口设有第二智能球阀,并通过管路与增温设备出气口相连;所述增温设备加热惰性气体后温度控制在50℃~100℃;所述气动增压机增压后惰性气体压力控制在1.6MPa~5.0MPa。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利用煤矿井下制氮机制取氮气,利用气源罐进行存储氮气,且气源罐位于增温设备水中,惰性气体加热均匀、便于控制;增温设备的加热层位于保温层内部,不与外界接触、安全可靠防爆;保温层防止增温过程中出现烫伤,减少热量传递;密封盖能使增温设备形成密闭空间,便于加热过程产生水蒸气蓄压,为气动增压机提供动力,实现增温、增压一体化;压力表能够清楚的表明气源罐内惰性气体压力;气源罐设有泄压阀,能避免加热过程中气源罐内压力过大发生危险;逆止阀能避免惰性气体回流,确保系统安全;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并反馈给控制球阀,从而控制智能球阀的开关,实现对惰性气体温度和压力的控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增透效果好,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
优点:该系统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实现增温、增压一体化,增透效果好,大幅度提高了瓦斯抽采量和抽采效率,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温压惰性气体增加煤体透气性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1、制氮机;2、第一控制阀;3、第一逆止阀;4、压力表;5、泄压阀;6、气源罐;7、温度传感器;8、增温设备;8-1、水;8-2、加热层;8-3、保温层;8-4、密封盖;8-5、出气口;9、第一智能球阀;10、第二逆止阀;11、控制器;12、气动增压机;13、第二智能球阀;14、第三智能球阀;15、压力传感器;16、第二控制阀;17、钻孔;18、煤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一种温压惰性气体增加煤体透气性的系统,包括:制氮机1、第一控制阀2、第一逆止阀3、压力表4、泄压阀5、气源罐6、温度传感器7、增温设备8、第一智能球阀9、第二逆止阀10、控制器11、气动增压机12、第二智能球阀13、第三智能球阀14、压力传感器15和第二控制阀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65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链条炉排锅炉无动力分层分行给煤装置
- 下一篇:智能车库搬运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