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选择不同侦测范围的影像侦测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5571.6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8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宴召;李世明;杨士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王小青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潭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选择 不同 侦测 范围 影像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影像侦测模块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选择不同侦测范围的影像侦测模块。
背景技术
中国台湾公开编号第200951884号专利案揭露出一种「监视系统与其控制方法」,其主要是利用两组传感器将监视系统附近的区域划分成四个不同的感测区域,当物体进入所谓的重迭感测区域时,控制单元将会令摄影器材进行摄影。
然而,前述专利案的监视系统常常因为架设环境的差异,造成重迭感测区域的范围会有过大或过小的情形,并且在架设完毕之后就没有办法对重迭感测区域进行调整,因此,前述专利案的设计很难满足使用者在不同使用状况下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监视系统无法满足不同使用状况的需求的缺陷,提供一种影像侦测模块,其可依据实际状况选择不同的侦测范围,以满足使用者不同的需要。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影像侦测模块,其可针对外界温度进行调整,以避免产生无法触发或误触发的状况。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影像侦测模块,包含有镜片、两个传感器,以及控制器。该镜片具有第一子透镜及第二子透镜,该第一子透镜能让光线通过的数量大于该第二子透镜能让光线通过的数量;该两个传感器设于该镜片的同一侧且分别对应该第一子透镜及该第二子透镜,可分别经由该第一子透镜与该第二子透镜接收光线而发送触发讯号;该控制器电性连接该两个传感器,并可选择地接收其中一该传感器的触发讯号,以满足不同的使用状况。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控制器可与温度传感器作电性连接,让该控制器能够通过该温度传感器所侦测的温度变化对上下限比较电压进行调整;此外,该控制器可与照相机作电性连接,让该控制器于接收到该传感器的触发讯号时能发送出快门讯号给该照相机进行拍照。
实施本发明的影像侦测模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者可以依据实际状况来选择使用侦测范围较大的传感器或侦测范围较小的传感器进行侦测,以便改变不同的侦测拍照区域而确实满足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传感器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会有不同的讯号反应,控制器可再与温度传感器作电性连接,让控制器能通过温度传感器所侦测到的外界温度对感测电路的上下限比较电压进行调整,以避免传感器产生无法触发或误触发的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图,主要显示第一子透镜的侦测范围。
图3类同于图2,主要显示第二子透镜的侦测范围。
图4类同于图2,主要显示镜片可为菲涅尔透镜。
图5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功效所在,兹列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下列附图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影像侦测模块10,包含镜片20、两个传感器30,以及控制器40。
如图1至图3所示,镜片20包括透明材质,可由一体成形方式制成具有复数子透镜的结构,或是利用复数子透镜相互胶合而成。在本较佳实施例中,镜片20具有三个第一子透镜24与两个第二子透镜26,三个第一子透镜24相互并列地设于镜片20上半部,两个第二子透镜26相互并列地设于镜片20下半部,这些第一子透镜24和第二子透镜26各自具有由上述透明材质所形成的透光区。镜片20藉由上述结构,可使光线通过这些第一子透镜24的数量大于通过这些第二子透镜26的数量,而当光线自镜片20外侧通过第一子透镜24与第二子透镜26之后,分别可聚焦于第一焦点27与第二焦点28,且第一焦点27及第二焦点28之间并不重合。而如图4所示,镜片20的第一子透镜24和/或第二子透镜(图中未示)亦可为一体成形的菲涅尔透镜(Fresnel Lens),利用菲涅尔透镜特别适用于收集如红外线的不可见光的纹路结构,当镜片31具有不同数量的子透镜,就能够让镜片31具有不同的感应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55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个人内容分发网络
- 下一篇:利用便携式多媒体设备进行数据发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