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苍蝇蝇种的养殖驯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4895.8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0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向成;王海兴;陈亮;王源炜;张利明;吴建平;章军;向平;黄冠闽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联南强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苍蝇 养殖 驯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生苍蝇人工驯化方法,尤其是涉及野生红头金蝇(Chrysomia megcephala)和野生家蝇(Musca domestica)的人工驯化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畜禽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农业污染源之首。蝇蛆食物转化效率高,繁殖速度快,蛋白质含量高,而且嗜食粪便,因而是畜禽粪便生物处理最理想的物种之一。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利用蝇蛆资源化处理畜禽粪便的首要条件是获得适合人工养殖的蝇种种源,即驯化的野生苍蝇,因此野生苍蝇的驯化非常重要。中国专利CN101779610公开了一种野生家蝇驯化方法。方法为:1、获取蛆种,从厕所捞取蝇蛆,清洗后倒在蝇蛆养殖料中养殖,2~3天成熟后自动分离,收集的成熟蝇蛆放于塑料盆中撒上麦麸并用编织袋盖上;2、灭菌消毒,化蛹后筛出蛹,以高锰酸钾液消毒;3、孵化蝇蛆,即将蛹置于塑料盆中覆盖少量麦麸,待其蛹化;4、驯化苍蝇,在养殖房中连续养殖4代,驯化完成。
另外,在生产过程中,除了获得蝇种种源外,根据人工养殖条件驯化苍蝇适应一定的饵料组成、温度范围、产卵条件及受限的活动空间、蝇蛆幼虫耐药性等也非常重要,有利于规模化养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苍蝇蝇种的养殖驯化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野生蝇卵;
2)蝇卵孵化;
3)蝇蛆培养;
4)蝇蛆耐药性筛选;
5)化蛹、饲养;
6)苍蝇的养殖驯化;
7)蝇种种质补充;
在步骤1)中,所述收集野生蝇卵的具体方法可为:在气候较好时的早上,特别是春秋两季天气晴朗时的早上,将集卵料放在集卵盘中,放置于野外苍蝇经常出没的地方,待苍蝇产卵后,傍晚时收集含蝇卵的集卵盘;所述放置于野外苍蝇经常出没的地方最好放置于有遮阴,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在步骤2)中,所述蝇卵孵化的具体方法可为:将集卵盘收集的蝇卵放在孵化盘中,以新鲜猪粪为孵化基质,并以湿润麦麸覆盖在蝇卵上,然后放入孵化箱中孵化,蝇卵基本已孵化成幼虫,取出孵化盘或者将孵化间湿度调低,避免蝇蛆幼虫因湿度较大而逃逸;所述孵化的温度可为30~36℃,孵化的湿度可为75%~90%,孵化的时间可为10~15h。
在步骤3)中,所述蝇蛆培养的具体方法可为:将孵化后的蝇蛆幼虫放入养殖料中培养,待其发育成熟;所述养殖料可选用新鲜的畜禽粪便、农副产品、动物性原料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畜禽粪便可选自猪粪、鸡粪等中的一种,所述农副产品可选自麦皮、酒糟、豆渣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动物性原料可选自动物血液、猪肉、鱼肉等中的一种;所述发育成熟的要求是对于家蝇,蝇蛆体表由白变黄,个体质量达到20mg以上,即视为成熟;对于红头金蝇,蝇蛆个体质量达到85mg以上,即视为成熟。
在步骤4)中,所述蝇蛆耐药性筛选的具体方法可为:在蝇蛆种源培养驯化时,选用养殖场使用驱虫药期间的粪便原料进行培养,能存活下来并顺利生长发育成熟的蝇蛆即为筛选出的种源。
在步骤5)中,所述化蛹、饲养的具体方法可为:收集成熟的蝇蛆,消毒后化蛹,在化蛹完成后即可放入苍蝇养殖房中饲养;化蛹温度可为20~35℃,饲养的温度可为18~38℃,在化蛹过程中添加辅料,所述辅料可采用蝇蛆渣、湿润麸皮等中的至少一种。
在步骤6)中,所述苍蝇的养殖驯化的具体方法可为:将蛹放入种房中,作为第1代蝇种,在苍蝇开始羽化时,即可放入食盘、水盘等,供苍蝇取食,并每日固定时间添加与更换,种房每2~3天打扫1次;羽化后,家蝇4~7天后,红头金蝇10天后开始大量产卵,这时放入集卵盘集卵,将收集好的卵按步骤2)~6)操作,得到第2代蝇种,按此类推得到第3代蝇种、第4代蝇种、第5代蝇种等,在蝇种驯化过程中,每代蝇种应分开养殖,避免混养,可加快驯化速度。
在步骤7)中,所述蝇种种质补充的具体方法可为:按步骤1)收集野外苍蝇卵,培育成成熟蝇蛆并蛹化后,与原先驯化好的蝇种的蛹一起补入种房中,使其交配,增加蝇种基因多样性,避免蝇种退化。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稳定、大量获得蝇种种源,为规模化利用蝇蛆资源化处理畜禽粪便提供优质种源;另外,针对实际养殖条件驯化出合适蝇种,有利于实际生产养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联南强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联南强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48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负载铜酞菁燃料电池催化剂CuPc/C及制备和应用
- 下一篇:洗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