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升降脚手架自动承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4768.8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1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沈海晏;王新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特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5/04 | 分类号: | E04G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脚手架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脚手架自动承力装置。
背景技术
升降脚手架到达指定楼层时,需要用承力装置进行定位,承力装置可以支撑在楼层上方,支撑到位后,升降脚手架不会下坠。现有的承力装置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都需要采用手动定位,并且需要使脚手架精准的停靠到指定的楼层后,才能定位,操作过程复杂,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升降脚手架的承力装置手动定位过程操作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升降脚手架自动承力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升降脚手架自动承力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脚手架上的机座,所述机座上设有曲杆,所述曲杆转动连接在所述机座上;所述曲杆上设有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所述第二悬臂用于支撑在脚手架停靠的楼层,所述第一悬臂通过复位机构与所述机座连接,所述复位机构具有使所述第一悬臂往所述机座方向转动的回复力;所述第二悬臂通过门碰与所述机座可拆卸连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升降脚手架自动承力装置中,所述曲杆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机座上,所述第一悬臂和所述第二悬臂分设在所述转轴的两侧。
在本发明所述的升降脚手架自动承力装置中,所述门碰包括弹性凹槽和插入体,所述弹性凹槽固定在所述机座上,所述插入体固定在所述第二悬臂上。
在本发明所述的升降脚手架自动承力装置中,所述门碰包括弹性凹槽和插入体,所述弹性凹槽固定在所述第二悬臂上,所述插入体固定在所述机座上。
在本发明所述的升降脚手架自动承力装置中,当所述插入体插入所述弹性凹槽时,所述插入体与所述弹性凹槽之间的接触力大于所述复位机构的回复力。
在本发明所述的升降脚手架自动承力装置中,所述复位机构为复位弹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升降脚手架自动承力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升降脚手架提升时,复位机构处于原始状态,第二悬臂伸出,提升的过程中,第二悬臂与上方的楼层接触后向内侧转动,同时第一悬臂向内侧转动,当第二悬臂到达楼层上方后,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转动,第二悬臂抵在该楼层上,完成支撑定位;
当升降脚手架下降时,用手扳动曲杆使第二悬臂通过门碰固定在机座上,第一悬臂伸出,下落的过程中,第二悬臂越过下方的楼层,第一悬臂与楼层接触后向内侧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悬臂向外侧转动,第二悬臂与机座脱离,第一悬臂与楼层脱离后,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第一悬臂往内侧转动,第二悬臂伸出,可以直接支撑在下个楼层。
实施本发明的升降脚手架自动承力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自动承力装置用于安装在升降脚手架上,其中机座可以固定在脚手架上。当升降脚手架提升时,复位机构处于原始状态,第二悬臂伸出,提升的过程中,第二悬臂与上方的楼层接触后向内侧转动,同时第一悬臂向外侧转动,当第二悬臂到达楼层上方后,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转动,第二悬臂抵在该楼层上,完成支撑定位。当升降脚手架下降时,用手扳动曲杆使第二悬臂通过门碰固定在机座上,第一悬臂伸出,下落的过程中,第二悬臂越过下方的楼层,第一悬臂与楼层接触后向内侧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悬臂向外侧转动,第二悬臂与机座脱离,第一悬臂与楼层脱离后,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第一悬臂往内侧转动,第二悬臂伸出,可以直接支撑在下个楼层。本发明的升降脚手架自动承力装置可实现自动定位,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升降脚手架自动承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向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升降脚手架自动承力装置上升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升降脚手架自动承力装置下降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特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特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47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车库搬运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在晶片上生长含碳薄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