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用化油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4638.4 | 申请日: | 201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1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龙 |
主分类号: | F02M7/12 | 分类号: | F02M7/12;F02M19/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4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 化油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发动机部件领域,涉及一种离心喷油通用化油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通用化油器包括本体中阻风门与碟阀,及阻风门与碟阀之间的喉道,主油路喷嘴孔体在主油路的出口、喉道中。由于喉道所产生的压差,液态燃油通过主油路喷嘴孔从化油器油池室吸出,经过高速气流冲击雾化形成混合气进入燃烧室燃烧。但是,由于主油路喷嘴孔为一个直管,导致燃油进入喉道与空气掺混能力差,造成发动机燃烧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心喷油通用化油器,通过离心的雾化作用,增加燃油进入喉道与空气掺混能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是:在主油路喷嘴孔体(2)中的喷嘴孔(3)前是导流面(10),导流面(10)前是一个离心室(4),导流面(10)和离心室(4)与喷嘴孔(3)同轴,喷嘴孔(3)为导流面(10)和离心室(4)的轴向顶端面中心的出口,所述的离心室(4)有至少一个进油通道(5)经主油路(25)与油池室(6)连通。这样,当喉道(26)负压时,油池室(6)与喉道(26)之间出现压差,燃油从油池室(6)经主油路(25)通过进油通道(5)进入离心室(4)。由于进油通道(5)的轴线或中线偏离离心室(4)的轴线,燃油在离心室(4)中形成旋流,通过喷嘴孔(3)前导流面(10),燃油是离心喷出喷嘴孔(3)的。当燃油进入喉道(26)与空气掺混时,油-气的掺混程度提高,使得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提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燃油从喷嘴孔(3)流出的方式由直射式变成了离心式,提高了燃油的雾化程度,增加了油-气的掺混程度,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化油器的第一个实施例纵剖面构造图。
图2是第一个实施例主油路喷嘴孔体(2)的剖面放大构造图。
图3是图2的Ⅰ-Ⅰ剖面构造图。
图4是第二个实施例主油路喷嘴孔体(2)的剖面放大构造图。
图5是图4的Ⅱ-Ⅱ剖面构造图。
图6是第三个实施例主油路喷嘴孔体(2)的剖面放大构造图。
图7是第三个实施例的旋流体(16)的轴视图。
图8是第四个实施例主油路喷嘴孔体(2)的剖面放大构造图。
图9是第四个实施例的旋流针(15)的轴视图。
图10是第五个实施例主油路喷嘴孔体(2)的剖面放大构造图。
图11是第五个实施例的旋流板(23)的轴视图。
图12是第六个实施例主油路喷嘴孔体(2)的剖面放大构造图。
图13是第六个实施例的旋流中心体(21)的轴视图。
图14是第七个实施例主油路喷嘴孔体(2)的剖面放大构造图。
图15是第七个实施例的旋流盘(22)的轴视图。
图16是第八个实施例主油路喷嘴孔体(2)的剖面放大构造图。
图17是第八个实施例的圆柱体(24)的轴视图。
图中化油器本体(1),主油路喷嘴孔体(2),喷嘴孔(3),离心室(4),进油通道(5),油池室(6),中心体(7),环形边(8),底板(9),导流面(10),侧壁面(11),过盈柱面(12),台阶孔(13),环槽(14),旋流针(15),旋流体(16),中心孔(17),锥面(18),凸台(19),导流螺纹(20),旋流中心体(21),旋流盘(22),旋流板(23),圆柱体(24),主油路(25),喉道(26),阻风门(27),碟阀(28)。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第一个实施例中,主油路喷嘴孔体(2)通过过盈柱面(12)连接在化油器本体(1)中主油路(25)的出口,阻风门(27)与碟阀(28)之间为喉道(26)。如图2所示,所述的主油路喷嘴孔体(2)中的喷嘴孔(3)前是导流面(10),导流面(10)前是一个轴向圆形的空腔离心室(4),导流面(10)和离心室(4)与喷嘴孔(3)同轴,喷嘴孔(3)为导流面(10)和离心室(4)的轴向顶端面中心的出口。所述的离心室(4)由轴向顶端面导流面(10)、周边侧壁面(11)及下端面底板(9)构成,顶端面导流面(10)是以喷嘴孔(3)为中心,中心高周边低的漏斗形斜面,侧壁面(11)是在导流面(10)前、主油路喷嘴孔体(2)中沿轴向加工形成的通道,底板(9)是一个圆形平板,底板(9)通过主油路喷嘴孔体(2)的端面台阶孔(13)包边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龙,未经张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46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途组合农具
- 下一篇:一种检测锂离子的方法及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