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源数字眼球运动示踪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4463.7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5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沈新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新富 |
主分类号: | A61H5/00 | 分类号: | A61H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 |
地址: | 3175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源 数字 眼球 运动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光源数字眼球运动示踪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人数已经跃居世界之首,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普及,对青少年的视力保健和促进我国眼科预防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视力矫正及视力保健的常用方法有:1.贝茨疗法;2.松崎疗法;3.中医经络、穴位疗法;4.眨眼法、热敷冷敷法、低频脉冲理疗法、磁疗法等。旨在通过眼操训练,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放松眼部肌肉、恢复睫状肌弹性、增强晶状体调节功能,改善和恢复视力。
例如国内专利CN 201814799U公开的一种多功能视力训练灯箱,有电时,利用灯箱内设有的微电脑控制程序,控制灯箱面板上安装的若干LED指示灯,使LED指示灯按一定的顺序和节奏依次开启和关闭,眼球随着LED指示灯的灯光节奏进行圆周或左右运动;停电时,利用灯箱上的箭头与数字进行眼球锻炼,有效防止近视。但该实用新型LED指示灯安装于灯箱面板上,表面无遮光罩,LED光源易受到环境亮度的影响,效用降低。
所谓的数字化是指将信息转变为数字、数据,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通常用模数转换器执行这个转换。数字化是软件技术的基础,是智能技术的基础,智能控制(intelligent controls)是指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能自主地驱动智能机器实现控制目标的自动控制技术。
本发明装置结构中包含的数字化智能LED控制器是基于数字化智能控制系统研发的一种装置,如国内专利CN 101175355A公开的一种智能型大功率LED控制器,包括MCU中央控制器、时钟电路、复位电路、控制键盘、状态显示单元、故障输出及报警电路、LIN总线接口、光电隔离驱动单元、数个LED驱动单元,所述的时钟电路、复位电路、控制键盘、状态显示单元、故障输出及报警电路、LIN总线接口和光电隔离驱动单元均与MCU中央控制器相互连接,该MCU中央控制器与光电隔离驱动单元相互连接,该光电隔离驱动单元与数个LED驱动单元相互连接,该数个LED驱动单元相互连接还分别连接有一个大功率LED阵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数字化智能控制,实现多视角眼部高强度运动,使眼部睫状肌在短时间内解除痉挛、恢复弹性的眼球运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光源数字眼球运动示踪仪,包括电源、CPU、半透明透光板(3)、遮光罩(4)、头部支撑装置(5)、支架(6)、调节螺丝(7)及数字化智能LED控制器(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架上部设有遮光罩,所述的遮光罩为中空结构,在遮光罩内腔右侧下部设有头部支撑装置,所述的头部支撑装置左侧、遮光罩内腔的中间沿眼球形状设有一块半球形半透明遮光板,所述的半球形半透明遮光板左侧等距离设有光源发光阵列板,所述的光源发光阵列板上的光源发光阵列设有数字化智能LED控制器及电源。
所述的头部支撑装置由调节螺丝将支架和遮光罩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调节螺丝纵向横向可调,与光源光学阵列板、半透明透光板配合,形成-90°至90°的视野范围。
所述的数字化智能LED控制器通过计算机和模块完成其运动规律,计算机的指令信号使光源光标中的一个光标按设定的时间、程序依次完成各个光标发光时间,使整个LED形成各种运动轨迹,所述的光源光学阵列在数字化智能LED控制器的程序控制下,依次开启各个光源发光体,形成正向“∞”形或反向“∞”形或顺时针“O”形或逆时针“O”形或“◇”形上左下右或“◇”形上右下左运行轨迹。
光源选用光强0.3-0.8cd的绿色光源、光强0.15-0.3cd的红色光源以及光强1.4-2.6cd的白色光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视力矫正周期短,效果明显,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等优点,视力矫正者在彻底放松的状态下完成整套运动程序,加速眼部血液循环,快速消除眼部疲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光源发光阵列示意图;
图中1.光源发光阵列板 2.数字化智能LED控制器 3.半透明透光板
4.遮光罩 5.头部支撑装置 6.支架 7.调节螺 8.“O”形发光阵列9.“∞”形发光阵列 10.“◇”形发光阵列 11.红光/白光阵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新富,未经沈新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44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