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软质鞋革用人造革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4303.2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9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周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川化学(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66;C08G18/42;C08G18/48;C08G18/12;C08L75/06;C08L75/08;D06N3/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孙艳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软质鞋革 用人 浆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鞋革工艺中使用的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软质鞋革广泛应用于生产高档皮鞋、旅游鞋鞋革,尤其是女用高档高帮靴等高仿柔软山羊皮具,现在市场上流行的软质鞋革均存在使用年限短,耐磨性差或者手感硬等各种不同的缺点,尤其是革面无法像天然皮革那样既有耐磨性又柔软。一般来讲聚醚型树脂中含有的醚键相对比聚酯型树脂中含有的酯键耐酸碱性好,但是一般树脂柔软性均以牺牲耐水解或耐磨性来实现,容易造成树脂柔软而成品革手感发粘,撕裂强度不足、耐磨性很差等缺点,因此急需开发出能兼具耐磨和手感良好两个优点的鞋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软质鞋革用人造革浆料,其具有优良的柔软性,并具有耐水解、耐磨性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软质鞋革用人造革浆料,其原料配方由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扩链剂、异氰酸酯、有机溶剂、链终止剂和抗氧剂组成,特别是,所述的聚酯多元醇为分子量4000的聚丁二醇己二酸酯二醇,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为分子量4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所述的扩链剂为乙二醇,所述的异氰酸酯为4,4-二苯甲烷-2-异氰酸酯;
以聚氨酯树脂的总质量计,上述各组分的质量含量如下:
有机溶剂68~75%;
聚酯多元醇 3~6%;
聚醚多元醇 12~18%;
扩链剂0.7~8%;
异氰酸酯4~5.8%;
抗氧剂0.01~0.1%;
链终止剂 0.05~0.4%。
优选的,所述各组分的质量含量如下:
有机溶剂68~73.5%;
聚酯多元醇 3~6%;
聚醚多元醇 12~16%;
扩链剂6~8%;
异氰酸酯5~5.8%;
抗氧剂0.08~0.1%;
链终止剂 0.2~0.4%。
优选的,所述各组分的质量含量如下:
有机溶剂69~71.5%;
聚酯多元醇 4~6%;
聚醚多元醇 13~15%;
扩链剂6~8%;
异氰酸酯5~5.8%;
抗氧剂0.08~0.1%;
链终止剂 0.2~0.4%。
优选的,所述各组分的质量含量如下:
有机溶剂69~70.5%;
聚酯多元醇 4.5~5.5%;
聚醚多元醇 13.5~15%;
扩链剂0.8~6%;
异氰酸酯5~5.8%;
抗氧剂0.08~0.1%;
链终止剂 0.2~0.4%。
优选的,所述各组分的质量含量如下:
有机溶剂74.3%;
聚酯多元醇 5.12%;
聚醚多元醇 15.36%;
扩链剂0.76%;
异氰酸酯4.4%;
抗氧剂0.01%;
链终止剂 0.05%。
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
优选的,所述链终止剂为甲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超软质鞋革用人造革浆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合成预聚体:按配方向反应釜中加入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扩链剂、有机溶剂和抗氧剂,于温度70~80℃,常压下反应3~5小时,得到预聚体;
(2)、扩链反应:向上述预聚体中加入配方量的扩链剂进行扩链反应,扩链反应的温度70~80℃,在常压下进行,扩链反应6~8小时后,加入链终止剂以终止反应,经过滤,得到所述的超软质鞋革用人造革浆料。
优选的,所述的树脂依次经过如下步骤制得:
(1)、合成预聚体:按配方向反应釜中加入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扩链剂、有机溶剂和抗氧剂,于温度75℃,常压下反应4小时,得到预聚体;
(2)、扩链反应:向上述预聚体中加入配方量的扩链剂进行扩链反应,扩链反应的温度75℃,在常压下进行,扩链反应7小时后,加入链终止剂以终止反应,经过滤,得到所述的超软质鞋革用人造革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川化学(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旭川化学(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43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