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投射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2973.0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6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克勤;陈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伟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喻新学 |
地址: | 528463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投射 | ||
1.一种LED投射灯,其中包括:
一散热装置,呈一筒状,其筒状外周具有散热结构,在其筒状内腔前端形成有一由内朝外逐渐扩大的喇叭状内腔;
一灯杯,呈与所述散热装置的喇叭状内腔配对的喇叭形,具有大口部及小口部,该大口部卡置于所述散热装置的前端外沿,该小口部位于所述散热装置的内腔内;
一LED模块,位于所述灯杯的小口部处;
一透镜,用于供LED模块透光,其由一固定环固定于所述散热装置的前端;
一第一热传导组,包括复数个呈U形弯折的第一热管,其中该复数第一热管的U形中段相互拼合成一平整面以支撑固定所述LED模块,该复数个第一热管的U形端套置于所述灯杯外,并与所述散热装置的喇叭状内腔壁面相贴合;
一固定装置,呈一圆筒或圆柱状,其套置于所述散热装置的筒状内腔后端;
一第二热传导组,包括复数个呈U形弯折的第二热管,其中该复数第二热管的U形中段相互拼合并与所述第一热管的U形中段相接触,该复数个第二热管的U形端套置于所述固定装置外,并与所述散热装置的筒状内腔壁面相贴合;
一固定板,位于所述复数个第一热管的平整面后侧,支撑固定住所述第一热管的U形中段及第二热管的U形中段;
其中所述第一热传导组及第二热传导组的总散热功率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LED模块所要散发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投射灯,其中第一热传导组还包括包括至少一弯折环绕于所述灯杯外周的第三横向热管;所述灯杯外壁设置有容置所述第三横向热管的第三凹槽;其中该第三凹槽呈圆弧状,所述第三横向热管与第三凹槽相贴合的一侧相应为圆弧面;所述第三横向热管的外侧与所述散热装置的喇叭状内腔壁面及所述第一热管的U形端内侧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LED投射灯,其中所述第二传导组还包括至少一弯折环绕于所述固定装置外周的第四横向热管;所述固定装置外壁设置有容置所述第四横向热管的第四凹槽;其中该第四凹槽呈圆弧状,所述第四横向热管与第四凹槽相贴合的一侧相应为圆弧面;所述第四横向热管外侧与所述散热装置的筒状内腔壁面及所述第二热管的U形端内侧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投射灯,其中所述散热装置的喇叭状内腔的壁面沿轴向开设有复数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热管的U形端相匹配紧密贴装于该第一凹槽内,其中该第一凹槽呈圆弧状,所述第一热管与第一凹槽相贴合的一侧相应为圆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LED投射灯,其中所述所述散热装置的筒状内腔的壁面沿轴向开设有复数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热管的U形端相匹配紧密贴装于该第二凹槽内,其中该第二凹槽呈圆弧状,所述第二热管与第二凹槽相贴合的一侧相应为圆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投射灯,其中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一热管之U形中段与所述第二热管之U形中段之间,该固定板的正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热管之U形中段形状相配的第一卡固纹路,用于卡固该第一热管的U形中段,该固定板的背面设有与所述第二热管的U形中段形状相配的第二卡固纹路,用于卡固该第二热管的U形中段,其中该第一卡固纹路与第二卡固纹路之间设置有孔,使得被卡固的第一热管的U形中段与第二热管的U形中段能够相互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LED投射灯,其中所述第二热管的U形中段后侧还设置有第二固定板,该第二固定板支撑固定住所述第二热管的U形中段;所述第二固定板正面设置有第二热管的U形中段形状相配的卡固纹路,用于卡置固定第二热管81的U形中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投射灯,其中所述散热装置前端外沿设置有外凸缘,所述固定环卡装于该外凸缘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LED投射灯,其中所述透镜为菲涅尔透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LED投射灯,其中所述固定环上卡置有覆盖住所述透镜的透光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伟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伟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29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尾气净化的发酵翻拌机
- 下一篇:高分子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