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对美国白蛾具有高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及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7924.8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4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宝生;谷希树;许静杨;胡霞;孙淑琴;白义川;徐维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N63/04;A01P7/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300381 天津市西青区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美国 具有 致病 球孢白僵菌 菌株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杀虫剂技术领域,涉及一株对美国白蛾具有高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的说是国际重要检疫性害虫—美国白蛾筛选到一株对其具有高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菌株采集、菌种鉴定和筛选过程。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白僵菌作为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因子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我国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白僵菌的研究和应用,其中应用球孢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玉米螟是世界上杀虫真菌应用面积最大、最为成功的事例之一,目前仍保持每年应用面积50万公顷,应用面积最高年份超过133万公顷。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我国白僵菌生产厂多达64个。利用白僵菌能够成功防治的害虫种类在40种以上(周燚等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美国白蛾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性检疫害虫。自从1979年首次在我国丹东发现至今的30余年已传至河北、天津、山东、陕西、北京等诸多省市,给我国林业生产以及生态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和潜在威胁。赵铁珍等人(2004年全国美国白蛾疫区的非经济损失评估[J].林业经济问题,2006,26(4):321-326)评估美国白蛾造成的全国非经济损失总量合计为140.35亿元。优先利用各种生物技术与其它非化学防控技术控制美国白蛾是确保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众所周知的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控美国白蛾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效果显著。利用白僵菌防控美国白蛾在山东也有应用的报道,但是以美国白蛾为防控对象取得农药登记的白僵菌制剂在我国目前为空白。但是针对美国白蛾筛选高致病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研究在我国才刚刚起步。陆秀君等人(美国白蛾高毒白僵菌菌株筛选及其与高效氯氰菊酯的相容性[J].植物保护学报,2008,35(6):575-576)报道了美国白蛾高毒白僵菌菌株的筛选结果,在6个球孢白僵菌中各菌株的毒力与致死时间上差异显著;刘宝生等人(白僵菌Bb08-12菌株生物学研究及其对美国白蛾的致病力[J].植物保护,2011,37(4):146-149)报道了Bb08-12菌株对美国白蛾的致病性。因此,筛选对美国白蛾具有高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菌株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的菌株是发明人从感染白僵菌的美国白蛾越冬蛹上分离纯化获得,经过和其它10株不同来源的球孢白僵菌在相同的条件对美国白蛾的室内毒力测定(测定方法相同),筛选出4株高致病力的菌株,对这4菌株再经过田间对美国白蛾的防效试验,确认发明人自己分离的一株球孢白僵菌Bb10331菌株具有进一步研发潜力和生产使用价值,特此将该菌株申请发明专利。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公开了一种球孢白僵菌菌株,其保藏号为:CGMCC No. 5739。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公开了CGMCC No. 5739菌株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公开了孢白僵菌菌株在制备作为微生物杀虫剂防治害虫方面的应用。特别是作为微生物杀虫剂防治农林园艺害虫方面的应用。优选是在防治美国白蛾害虫方面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球孢白僵菌菌株,特别是对美国白蛾幼虫具有高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菌株(球孢白僵菌菌株(Beauveria bassiana),代号Bb10331,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 5739。
本发明公开的球孢白僵菌菌株(Beauveria bassiana),代号Bb10331,于2012年2月1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菌株保藏号为CGMCC No. 5739。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本发明公开的球孢白僵菌菌株(Beauveria bassiana)代号Bb10331,CGMCC No. 5739所具有的形态、DNA—ITS序列、生物学特征如下:
(1)菌落形态特征(沙氏培养基上培养):白色,较平坦,中央2/3面积为乳白色孢子粉层有较为明显的放射状脊沟;外呈白色的毛毡状,放射状脊沟不明显或无。菌落初期侧面观为乳突型。
(2)产孢结构及分生孢子特征:分生孢子梗多数为瓶状,也见有丝状,单生或簇生;分生孢子梗顶端产孢小梗呈“之”字形;分生孢子着生在产孢梗的折点处。分生孢子多为球形,也有卵圆形,平均大小为2.95(2.16~4.78)×2.10(1.82~2.92)微米。
(3)该菌株特异性DNA-ITS序列碱基数569b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9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式新能源节能胶囊房
- 下一篇:一种抗菌的无卤阻燃尼龙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