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油机缸体的瞬时冷却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7464.9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4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梅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登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1326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油机 缸体 瞬时 冷却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油机缸体的热处理工艺,具体的为一种汽油机缸体的瞬时冷却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油机缸体在压铸后,需要经过时效处理来消除内应力,时效处理的过程为:将压铸后的工件装入时效炉,此时工件表面温度是常温,通过时效炉加热系统对炉内汽油机缸体加热至220~232℃,加热过程需1.5~2小时;在220~232℃的温度下,保温8小时后,产品内部应力慢慢退去,打开时效炉,让缸体自然冷却半小时后,将产品取出,完成时效过程。
利用时效处理工艺消除汽油机缸体内应力的方法具有如下缺陷:
1)耗时长,缸体失效处理过程中加热和保温时间过长,导致产品生产周期过程,生产效率低下;
2)能耗大,平均每小时耗天然气30立方米,导致成本高。
鉴于此,本发明旨在对现有的汽油机缸体在压铸后的消除内应力热处理方法进行改进,并提出一种汽油机缸体的瞬时冷却工艺,该工艺不能能够有效消除汽油机缸体的内应力,而且耗时短,成本更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汽油机缸体的瞬时冷却工艺,该汽油机缸体的瞬时冷却工艺不仅能够消除汽油机缸体由于压铸后形成的内应力,而且还具有耗时短、效率高和成本低的优点。
要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汽油机缸体的瞬时冷却工艺的技术方案为:将压铸后的汽油机缸体工件立即放入10-15℃的冷却水中冷却,且冷却水完全淹没汽油机缸体工件,并在冷却过程中来回晃动汽油机缸体工件,保持冷却水10-15℃的温度,,并在10-15s后取出汽油机缸体工件。
进一步,所述冷却水经冷却塔循环冷却,并至始至终保持10-15℃;
进一步,所述汽油机缸体工件在压铸开模时的温度为220~250℃;
进一步,所述汽油机缸体工件在冷却水中的冷却过程中,来回晃动汽油机缸体工件。
本发明的汽油机缸体的瞬时冷却工艺通过将压铸后的汽油机缸体工件立即放入10-15℃的冷却水中冷却,加快冷却速度,使工件表面温度均衡的迅速降低,工件的内应力得到及时释放,还提高了工件表面硬度,因此,本发明的汽油机缸体的瞬时冷却工艺不仅能够消除汽油机缸体由于压铸后形成的内应力,而且相对于现有的时效处理工艺,还具有耗时短、效率高和成本低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汽油机缸体的瞬时冷却工艺的技术方案为:将压铸后的汽油机缸体工件立即放入10℃的冷却水中冷却,且冷却水完全淹没汽油机缸体工件,通过冷却塔对冷却水进行循环冷却,并保持冷却水10℃的温度,冷却10s后取出工件。本实施例的汽油机缸体工件在压铸开模时的温度为250℃,并在冷却过程中来回晃动汽油机缸体工件,使得工件表面温度均衡下降,冷却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的汽油机缸体的瞬时冷却工艺通过将压铸后的汽油机缸体工件立即放入10℃的冷却水中冷却,能够加快冷却速度,使工件表面温度均衡的迅速降低,使得工件的内应力得到及时释放,还提高了工件表面硬度,因此,本实施例的汽油机缸体的瞬时冷却工艺不仅能够消除汽油机缸体由于压铸后形成的内应力,而且相对于现有的时效处理工艺,还具有耗时短、效率高和成本低的优点。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汽油机缸体的瞬时冷却工艺的技术方案为:将压铸后的汽油机缸体工件立即放入15℃的冷却水中冷却,且冷却水完全淹没汽油机缸体工件,通过冷却塔对冷却水进行循环冷却,并保持冷却水15℃的温度,冷却13s后取出工件。本实施例的汽油机缸体工件在压铸开模时的温度为220℃,并在冷却过程中来回晃动汽油机缸体工件,使得工件表面温度均衡下降,冷却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的汽油机缸体的瞬时冷却工艺通过将压铸后的汽油机缸体工件立即放入15℃的冷却水中冷却,能够加快冷却速度,使工件表面温度均衡的迅速降低,使得工件的内应力得到及时释放,还提高了工件表面硬度,因此,本实施例的汽油机缸体的瞬时冷却工艺不仅能够消除汽油机缸体由于压铸后形成的内应力,而且相对于现有的时效处理工艺,还具有耗时短、效率高和成本低的优点。
第三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登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登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4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式机械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预涂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