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电池的电极浆料组成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7259.2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5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昭元;林志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勤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6 | 分类号: | H01B1/16;H01B1/22;H01B13/00;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电池 电极 浆料 组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浆料,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以烧附形成背电极的电极浆料组成。
背景技术
由于石油及全球温室效应问题日益严重,目前各国已积极研发各种替代能源,其中,太阳能电池发电最被各界重视。
一般来说,采用硅基板的太阳能电池通常是将导电性金属粉体、玻璃粉及有机载体混合成导电浆料,并配合印刷、干燥、烧结等制程而制备电极;其中,设置于太阳能电池直接受光面的为正面电极(即负极),导电浆料通常是以银粉为主要组成的导电银浆,另一设置于太阳能电池背面的为背面电极(即正极),导电浆料通常是以铝粉为主要组成的导电铝浆。
就导电铝浆而言,在印刷成型、干燥、烧结后成背面电极时,如果对硅基板的附着性不高,或是令硅基板翘曲,或是因组成而产生铝珠、起泡,都将大幅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因此,如何就组成来改善导电铝浆在印刷成型、干燥、烧结后成背面电极的过程中,对硅基板的附着性、应力分布等问题,是相关业者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而在烧附形成背面电极后,与硅基板附着良好且不会令硅基板翘曲,而可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的电极浆料组成。
本发明太阳能电池的电极浆料组成,包含一主成分铝粉末、一玻璃粉末、一锡铋合金粉末、一黏结成分、一分散成分,及溶剂。
该主成分铝粉末具有粒径范围不同的铝粉。
该玻璃粉末以该电极浆料组成总重为100wt%计,占该电极浆料组成总重的0.5wt%~5wt%。
该锡铋合金粉末以该电极浆料组成总重为100wt%计,占该电极浆料组成总重的0.1wt%~10wt%。
该黏结成分结合该主成分铝粉末、玻璃粉末和锡铋合金粉末。
该分散成分令该主成分铝粉末、玻璃粉末与锡铋合金粉末均匀分散。
该溶剂配合该黏结成分和该分散成分令该主成分铝粉末、玻璃粉末、锡铋合金粉末均匀分散混合成浆液。
本发明太阳能电池的电极浆料组成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该黏结成分是选自下列所构成的群组:乙基纤维素、环氧树脂、丙烯酸酯类树脂,及此等的组合。
较佳地,以该电极浆料组成总重为100wt%计,该主成分铝粉末占60wt%~80wt%,该黏结成分占1wt%~20wt%,该分散成分占0.5wt%~3.0wt%。
较佳地,该锡铋合金粉末的粒径范围是0.5微米~10微米。
较佳地,该主成分铝粉末包括粒径范围是1微米~3微米的第一铝粉、粒径范围是5微米~6微米的第二铝粉,和粒径实质是10微米的第三铝粉。
较佳地,以第一铝粉、第二铝粉、第三铝粉的总合为100%体积百分比计,第一铝粉占10%~50%,第二铝粉占30%~70%,第三铝粉占10%~50%。
较佳地,该玻璃粉粒径范围是1微米~5微米。
较佳地,该锡铋合金粉末的锡的原子百分比是5~95%,铋的原子百分比占剩余的比例。
较佳地,以该电极浆料组成总重为100wt%计,该溶剂占10wt%~20wt%,该溶剂选自丁基卡必醇(Butyl Carbitol)、乙基卡必醇(EthylCarbitol),及此等的组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出一种添加0.1wt%~10wt%的锡铋合金粉末的电极浆料组成,而在升温烧结中形成与硅基板、铝粉间的良好湿润效果,降温固化时提高硅基板、铝粉间的附着性,进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一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电极浆料组成的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主成分铝粉末、一玻璃粉末、一锡铋合金粉末、一黏结成分、一分散成分,及溶剂,经过印刷、干燥、烧结而形成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电极。
该主成分铝粉末是由粒径范围不同的铝粉组成,是导电的主要成分,黏结成分结合主成分铝粉末、玻璃粉末和锡铋合金粉末并成浆态,该分散成分与溶剂令主成分铝粉末、玻璃粉末和锡铋合金粉末均匀分散混合成浆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勤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勤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2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爆端盖
- 下一篇:基于柔性放大原理的压电驱动尺蠖式定位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