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骨料型植生生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47175.9 申请日: 2012-02-28
公开(公告)号: CN102584127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8
发明(设计)人: 徐荣进;刘荣桂;贡经海;薛冬杰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大学
主分类号: C04B28/00 分类号: C04B28/00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楼高潮
地址: 212013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再生 骨料 生生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再生骨料型植生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混凝土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物料组合而成的:再生粗骨料:1420-1580份;再生细骨料:80-100份;水泥:300-350份;水:50-70份;ZS-2专用外加剂:6-10.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型植生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是由废弃混凝土破碎、筛分、分级而来;粒径范围20-40mm为再生粗骨料,粒径范围2.5-3.5mm为再生细骨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型植生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品种为普通硅酸盐425或者525水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型植生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ZS-2外加剂为混凝土外加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物料复配而成:碳酸钙5-10份、硅石粉40-50份、木质素磺酸5-8份、早强剂1-3份、减水剂1-3份、保水剂0.3-0.4份、引气剂0.01-0.02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型植生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框格梁浇筑的步骤、制备再生骨料的步骤、将物料按照配比进行生态混凝土搅拌、运输、现场浇筑成型及养护的步骤、将由草种、土壤和缓释肥料构成的营养土加水润湿搅拌均匀后填充于生态混凝土孔隙之中的步骤和生态混凝土上部覆盖表层客土养护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再生骨料的步骤为:将废弃混凝土块经颚式破碎机破碎、振动筛筛分,选择粒径范围为20-40mm的再生骨料和粒径范围为2.5-3.5mm的再生细骨料,用水进行冲洗处理,分离骨料中的粉尘、泥土杂质后备用,制成植生型生态混凝土用的再生骨料;所述再生骨料型植生生态混凝土搅拌的步骤为: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时,先投入水泥、再生细骨料、水和ZS-2专用外加剂搅拌1~2分钟制备成水泥砂浆,然后加入20-40mm级配的再生粗骨料5搅拌2~3分钟;或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先将再生粗、细骨料和50%用水量加入强制式搅拌机搅拌30s,再加入水泥、ZS-2外加剂搅拌60s,最后加入剩余用水量搅拌60s以上;搅拌结束后,通过肉眼观察,当水泥砂浆7呈光亮色,均匀的包裹在再生粗骨料5周围,厚度0.1~0.2cm,即可出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型植生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格梁浇筑的步骤为:先进行施工现场坡面平整,自然土夯实,除去施工处的浮石,然后浇筑框格梁,框格梁高度、宽度15~25cm,框格梁边框间距2-3m,待框格梁达到设计强度后再进行再生骨料型植生生态混凝土的浇筑。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型植生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生骨料型植生生态混凝土运输的步骤为:用手推车或者翻斗车等工具将搅拌好的再生骨料型植生生态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运输距离控制在1个小时之内,温度在250度以上,必须在20~30分钟内浇筑完毕。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型植生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型植生生态混凝土浇筑成型的步骤为:生态混凝土拌合物摊铺时,以人工均匀摊铺,根据模板找准平整度,其摊铺数宜为1.2,摊铺厚度控制在6~8cm;摊铺后采用平板锹拍打平整即可,使得再生骨料型植生生态混凝土成型厚度在5~6cm。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型植生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型植生生态混凝土养护的步骤为:再生骨料型植生生态混凝土施工结束后,进行自然养护;养护时间不宜少于7天,养护过程中不得行人,覆盖其他设备;未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允许投入使用。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型植生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由草种、土壤和缓释肥料构成的营养土加水润湿搅拌均匀后填充于生态混凝土孔隙之中的步骤为:将土壤与缓释肥料按7:3比例配制的营养土喷水搅拌成润湿状态,然后均匀喷洒草种后备用,将配制好的含有草种的营养土填充于生态混凝土孔隙之中;所述生态混凝土上部覆盖表层客土养护的步骤为:在生态混凝土的表面铺设5-10cm的表层客土,表层客土选用自然土或者营养土,为了防止表层客土的流失,在客土中加入粘结剂进行喷射覆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1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