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核电结构的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7163.6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6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伟;袁鹏举;宋玉卿;张思勋;魏光兵;方金林;孔令坤;武玉利;赵新华;郭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6 | 分类号: | C22C3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薛义丹 |
地址: | 271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核电 结构 型钢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用于核电结构的H型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核电结构的H型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 0.10~0.20,Si 0.15~0.45,Mn 0.40~0.70,P≤0.025,S≤0.015,Cu 0.20~0.50,Ni 0.10~0.3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电结构的H型钢,其特征在于碳当量满足下面的公式:
CEQ=C+Mn/6+(Ni+Cu)/15<0.29。
3.一种生产用于核电结构的H型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的步骤为:
冶炼:采用转炉冶炼,然后进行LF精炼和连铸,控制钢水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 0.10~0.20,Si 0.15~0.45,Mn 0.40~0.70,P≤0.025,S≤0.015,Cu 0.20~0.50,Ni 0.10~0.3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加热:将坯料装入加热炉中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200℃~1220℃,加热时间为2~4小时,然后出炉进行轧制;
轧制与冷却:坯料经高压水除磷后,进行轧制,粗轧开轧温度控制在1050℃~1150℃,粗轧后开启水冷装置进行冷却,精轧开轧温度控制在910℃~1000℃,精轧后开启水冷装置进行冷却,终轧温度控制在830℃~900℃;然后,对轧制完毕的轧件产品进行喷水冷却,将产品温度降至100℃以下后,送入矫直机进行矫直,最后将轧件切定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冶炼步骤中,随废钢一起加入Cu粒和Ni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冶炼步骤中,将钢水浇铸成断面为150mm×150mm或165mm×200mm的方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将钢水浇铸成断面为150mm×150mm的方坯时,控制拉速为1.6~2.0m/min。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将钢水浇铸成断面为165mm×200mm的方坯时,控制拉速为1.0~1.5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1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