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连续相位调制系统的非相干软输出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6010.X | 申请日: | 201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4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白宝明;黎昞;王珏;黄梦羽;袁瑞佳;王雪鹏;郑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7/233 | 分类号: | H04L27/233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连续 相位 调制 系统 相干 输出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基于连续相位调制(CPM,Continuous Phase Modulation)的非相干软输出检测方法。可用于未编码系统的检测以及编码调制系统的迭代信号检测。
背景技术
连续相位调制是一类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的高效编码调制技术,它具有包络恒定、载波相位连续变化的特点,可以同时达到较高的功率效率和频谱利用率。对于连续相位调制信号,接收机可以采用相干或者非相干检测方法。最佳的相干检测是用维特比方法(Viterbi Algorithm),但是用这种方法进行相干检测要求收发载波完全同步,而且检测时延和复杂度非常高,不易实现。非相干检测不需要接收机载波同步,而且可以克服相位模糊的问题,但与相干检测相比有性能损失。为了减小此性能损失,人们研究了多种方法。目前最常用的非相干检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D.Divsalar和M.K.Simon二人在“Multiple-Symbol Differential Detection of MPSK”(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vol.38,No.3,March 1990)中公开的多符号差分检测(Multiple Symbol Differential Detection)方法。该方法主要原理为:通过对后验概率进行变化,得到最后的判决准则,即假设观察时长是N,对在时刻0到时刻N-1的接收信号与本地参考信号的相关函数求和之后取最大值,获得的最大值所对应的本地参考信号即为最后的判决结果。这种方法存在的不足是:随着观测区间长度的增加,性能随之提高的同时伴随复杂度指数级增加,而且该方法只能应用于二元连续相位调制系统,对于四元、八元等高阶调制系统而言,过于复杂的方法使系统的成本大大增加。
另一种方法是Giulio Colavolpe和Gianluigi Ferrari二人在“Noncoherent Iterative(Turbo)Decoding”(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vol.48,no.9,September2000)中公开的非相干BCJR(N-BCJR)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步骤为:1)通过对后验概率进行变化,转换为在网格图中状态转移之间度量的计算,包括前向度量,后向度量以及分支度量;2)初始化前向度量和后向度量;3)经过相应的递归迭代,每一状态(状态的表示为(),其中ak表示第k时刻输入符号,L表示记忆长度,h=l/p表示调制指数,l和p互质)的分支度量为对应输入符号进入该状态路径的度量,前向度量和后向度量的分别通过相应更新;4)更新结束,对不同的输入,以它所对应的前向度量、后向度量以及分支度量的和作为它的软输出。这种方法虽然采用双向维特比方法,但其检测复杂度仍然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连续相位调制系统的非相干软输出检测方法,以降低检测复杂度,提高检测性能。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对现有的双向维特比检测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在网格图上做前向和后向递归运算获得调制符号软信息,步骤包括如下:
包括如下步骤:
(1)定义双向维特比检测方法的网格图中每个接收时刻的状态个数为MQ,每一个状态表示为:s=[ak-Q,ak-Q+1,...,ak-1],其中Q是一个自然数,ak表示第k个时刻的输入符号,ak∈{0,1,...M-1},k∈{1,2,...N},M表示输入符号集的大小,N表示双向维特比检测方法的一次检测处理所接收的符号个数;
(2)在符号接收之前,设定此时的接收时刻为接收第0个符号的时刻,并设定此时对应的网格图中的状态s0=[0,0,...,0]的前向度量为常数c,c>>1,其他状态的前向度量为0,同时设定接收第0个符号的时刻的前向累加相位为0,所有状态的相位相关符号为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60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线锤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调多尔蒂功率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