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可挠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5701.8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8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矢后淳;高桥伸治;吉本芳幸;宫坂怜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可挠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是申请人于2008年08月29日提出的申请号为200810214944.3的、发明名称为“内窥镜可挠管及其制造方法”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构成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可挠管的内窥镜可挠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用于观察患者的体腔内的医疗用内窥镜。此内窥镜具备插入于患者的体腔内的插入部、和设置于插入部基端的操作部。在插入部的内部从前端侧至基端侧穿通设置有处置具插通管、传递照明光的光波导、信号电缆、弯曲插入部的弯曲线等。
构成内窥镜插入部的主要部件的可挠管,一般由通过以螺旋状卷绕金属带片而形成的螺旋管、覆盖此螺旋管的筒状网体、和层叠于筒状网体表面的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等的外皮层而成,作为优选,为了将插入部轻易插入体腔内而将前端侧的柔软性提高,且为了容易操作上述可挠管的基端侧而将柔软性降低。所以,在制造可挠管时,如日本实开昭55-112505号公报记载那样,提出了按照使用硬质及软质的2种树脂且以软质树脂的比例在前端侧多而硬质树脂的比例在基端侧多的方式,形成由软质树脂层和硬质树脂层的2层构造而成的外皮层。另外,在日本特开2007-159775号公报所记载的内窥镜可挠管,在内窥镜可挠管的前端侧而将外皮层只由软质树脂层构成,在基端侧而将外皮层只由硬质树脂层构成。
另外,为高效地进行这样的可挠管的外皮层的成形工序,在日本特许第3586928号公报记载了在将多个可挠管连结成一根的状态下进行搬送时连续进行外皮层的成形的内窥镜可挠管的构成及制造方法。
在将如日本实开昭55-112505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7-159775号公报记载的可挠管的外皮层如日本特许第3586928号公报记载的那样接续成形的情况下,因通过挤压成形机一边分别向成形模供给软质树脂极硬质树脂,一边进行成形,所以,为了只由软质树脂层或硬质树脂层一方构成外皮层、将另一方的厚度设为0,就需要停止通过挤压成形机的树脂的吐出、或使树脂流向成形模的外部的旁路。
然而,将向成形模的树脂的吐出量调整为0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即使将吐出量设为0,也因在成形模的内部有树脂滞留的部分(焊缝),所以,难以将树脂的厚度设为0。进一步的,在将吐出量设为0之后,使吐出量渐增时,因将滞留于成形模内部的树脂挤压成形,所以,可挠管的圆周方向的树脂的成形厚度不均等,产生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挠管的软质树脂层及硬质树脂层的圆周方向的成形厚度均等地成形,且高精度地调整轴向的成形厚度的内窥镜可挠管。
另外,日本特开平2-131738号公报记载了将软质树脂和硬质树脂混合成形且通过改变其混合比率而改变可挠性的构成。
在将如日本实开昭55-112505号公报及日本特开平2-131738号公报记载的可挠管的外皮层以日本特许第3586928号公报所记载的制造方法成形的情况下,因一边搬送通过连结部件连结且被筒状网体覆盖的多个螺旋管,一边连续进行外皮层的成形,所以,在螺旋管部分成形外皮层时,按照从前端侧向基端侧将硬质树脂逐渐增多且将软质树脂逐渐减少的方式成形之后,至下一个螺旋管的前端的位置必须恢复硬质树脂和软质树脂的比例。由此,在连结部件的部分必须反转比例使硬质树脂减少且使软质树脂增多,但在日本特许第3586928号公报所记载的制造方法中,因一边时常向成形模供给成形的树脂,一边进行成形,所以,在连结部件位置进行成形的期间,难以急剧变更软质树脂及硬质树脂的比例。于是,考虑了通过将连结部件的长度设为与螺旋管大致相同的长度,充分确保从螺旋管的基端位置至下一个螺旋管的前端位置的搬送时间,而恢复硬质树脂和软质树脂的比例,但因加长了连结部件,因此,在成形工序中可一次性地成形的可挠管的数变少,而且,不需要成形连结部件的外皮层的分量的树脂,所以,成为制造效率差,成本增加的原因。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地成形可挠管的外皮层且可低成本制造的内窥镜可挠管的制造方法。
另外,在如上所述的外皮层的成形工序中,为了将多个可挠管连结为一根,例如,如日本特开2001-70450号公报所述,将覆盖螺旋管的筒状网体的两端部拧入而成形连结用环,在此连结用环挂上C字状夹子而连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57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