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分设备主换热器泄露试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4090.5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9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苏传好;郭勇;陈方林;周永林;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G01M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038 安徽省淮南市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换热器 泄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分设备主换热器泄露试漏方法。
背景技术
空分设备是以空气为原料,通过压缩循环深度冷冻的方法把空气变成液态,再经过精馏而从液态空气中逐步分离出氧气、氮气及氩气等惰性气体的设备。通常包括:动力系统(压缩机)、净化系统、热交换系统、精馏系统、输送系统、贮存系统和控制系统等。而热交换系统主要由热交换器构成,主换热器分为3个单元,工艺介质顶部为一进三出,分别为:高压空气7.0MPa(进)、高压氧气6.5MPa(出)、高压氮气3.8MPa(出)、低压污氮36Kpa(出)。底部为:三进一出,分别为:高压空气(出)、液氮(进)、液氧(进)、污氮(进)。四种工艺气介质在每个单元内的排列顺序为低压污氮→高压氧→高压空气→高压氮。
当主热交换器出现泄漏时,会导致高压氮气氧纯度超正常指标,且常常忽高忽低无明显规律性变化,会给后续生产工序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而空分装置的主换热器中通常有3个单元,因此要排除故障,就需要快速、准确地判断具体是哪个单元出现了泄漏,而目前尚缺乏一种有效的查漏手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空分设备主换热器泄露试漏方法,包括:排除仪表误差并将冷箱扒砂清扫干净后,进行以下操作:
1)封闭主换热器底部的液氮进气总管和顶部的高压氮气排放总管;
2)关闭主换热器顶部的高压空气总管进气阀门和底部的高压空气总管排放阀门;
3)由主换热器底部的高压空气排放总管导入高压临时试漏氮气,该临时试漏氮气的压力为3.2MPa以上;
4)纯度污染分析:分别在主换热器三个单元顶部的高压氮气排放管上各打一个Φ5-10mm的小孔,再由主换热器底部的液氮进气总管导入与泄漏量相当、纯度为99.9%的O2,在主换热器各单元的高压氮气排放管上的小孔处检测氧气纯度,氧气纯度下降的单元就是泄漏单元。
上述方法中,如设备上还有其它进出管道,如液氮进气管和排放管等,也应封闭。
上述方法中,步骤1)中主换热器底部的液氮进气总管和顶部的高压氮气排放总管是通过增设法兰盲板而封闭的。
上述方法中,步骤3)中高压临时试漏氮气是通过主换热器底部的高压空气排放总管上的排放阀门导入的。
上述方法中,步骤4)中在主换热器三个单元顶部的高压氮气排放管上打的小孔为Φ10mm。
上述方法中步骤4)还可以替换为:温度分析:打开各单元的高压氮气放空阀门(FV7500B)放空管道,由于高压试漏氮气漏入低压通道的同时会伴有节流现象,因此测量各单元的温度,温度随放空时间延长而降低的单元就是泄漏单元。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排除仪表误差,是通过在开车状态下把另外一套空分装置的高压氮气接临时管线引入在线分析仪,进行比对分析数据来排除仪表误差。其中的在线分析仪是指直接安装在生产流程上的、对被测组分参数进行自动连续分析测量的仪器。
采用本发明中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判断出到底是哪个单元发生了泄漏,从而能够提高维修的效率,较少因为设备故障所带来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散热器单元的管线分布示意图;
图2是检测泄漏时散热器各单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结合以下实施例具体说明:
实施例1:
通过在开车状态下把另外一套空分装置的高压氮气接临时管线引入在线分析仪,进行比对分析数据来排除仪表误差;然后将冷箱扒砂清扫干净后,通过增设法兰盲板封闭主换热器底部的液氮进气总管和顶部的高压氮气排放总管;如设备上还有其它进出管道,如液氮进气管和排放管等,也应封闭。关闭主换热器顶部的高压空气总管进气阀门和底部的高压空气总管排放阀门,然后由主换热器冷端空气总管排放阀(VLA14A阀)导入另一套空分装置的高压氮气作为临时试漏氮气,该试漏氮气的压力达到3.2MPa;再分别在主换热器三个单元的高压氮气排放管上各打一个Φ10mm小孔,再由主换热器底部的液氮进气总管导入与泄漏量相当、纯度为99.9%的O2,然后在三个单元的高压氮气排放管上的小孔处检测氧气纯度,氧气纯度下降的单元即为泄漏单元。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40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阳极再循环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一种加弹牵伸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