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接入设备和反向以太网工供电状态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2103.5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1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墨;梁廷楼;周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10;H04L1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健;龙洪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接入 设备 反向 以太网 供电 状态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接入设备和反向以太网工供电状态的检测方法,该终端接入设备包括PD和与该PD相连的多个以太网口,还包括供电状态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供电状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通过以太网口与终端接入设备相连的PSE电源模块的供电状态,并向控制模块输出检测结果;控制电路,用于接收供电状态检测电路输出的检测结果,当检测结果指示正常供电时,控制打开该PSE电源模块对应终端上的以太网口的以太网双向数据转发功能;当检测结果指示非正常供电时,控制关闭该PSE电源模块对应终端上的以太网口的以太网双向数据转发功能。本发明能有效控制和防止用户私自切断用户家中PSE电源模块,从而保证反向POE供电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接入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接入设备和反向以太网工供电状态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信市场日益增长的网络带宽需求、电信市场对三网合一和三重播放业务开展的迫切需要以及电信核心网IP化向下一代网络(NGN)的快速演进,先进的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技术迎着电信市场的需求而被赋予了时代的重任。近年来PON技术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也影响了传统接入网的接入方式,如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超高速数字用户线路(VDSL)。PON接入网至今发展形成了光纤直接到家庭(FTTH)、光纤到楼(FTTB)、光纤到路边(FTTC)以及光纤到办公室(FTTO)等多种接入场景(统称FTTx),然而丰富的接入场景也带来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某些接入场景中取电非常困难,比如接入设备可能部署在马路边的信息箱中,也可能被挂在居民楼外墙上铁盒中,或者又是处于楼道内的信息箱中等等,这样不便于取电的地方对终端设备的供电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正是在这种境况下,反向以太网工供电(Power Over Ethernet,POE)技术在这些取电难的场景中得到了应用。反向POE供电技术指从用户家中的远端电源供电设备(PowerSupply Equipment,PSE)适配器模块通过标准以太网线为用户提供数据业务的同时也向上游受电设备(Powered Device,PD)提供供电功能的技术。如图1所示,每个用户家中都有一个PSE电源模块,其数据(DATA)口与用户家中的上网设备相连,提供双向的以太网数据传输的能力。PSE电源模块的上联电源口通过标准五类以太网线上联到终端接入设备的用户侧以太网口,50V的直流输出为上游终端接入设备提供反向POE供电,同时提供双向的以太网数据传输能力。目前定义了两种POE供电方式:一种是通过以太网线对中的(1,2)(3,6)数据线对传输功率,另一种是通过以太网线对中的空闲线对(4,5)(7,8)进行功率传输。
这种基于反向POE的馈电方式有效地解决了某些应用场景取电困难的问题,同时大大节省了部署终端设备时电源布线的成本和时间。从图1中可见,反向POE供电场景中的终端接入设备一般情况下会接入8到24个,甚至更多的用户,每个用户家中的PSE电源模块都有为上联终端接入设备提供反向POE供电的能力。然而PSE电源模块及其220VAC输入电源都位于用户家中,存在用户私自断开PSE电源模块220VAC输入插头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给终端接入设备的反向POE供电稳定性带来了较大的隐患,同时多端口供电的冗余性特点也很难得到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接入设备和反向以太网工供电状态的检测方法,以解决因用户私自切断家中PSE电源模块而引起的反向POE供电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接入设备,包括受电设备(PD)和与该PD相连的多个以太网口,该设备还包括供电状态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
所述供电状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通过所述以太网口与所述终端接入设备相连的电源供电设备(PSE)电源模块的供电状态,并向所述控制模块输出检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21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