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屏幕的解锁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1970.7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2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房稳;曹育生;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 | 分类号: | G06F3/048;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薛祥辉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幕 解锁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幕的解锁系统和解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使用的逐步普及,手机屏幕解锁方法近年来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最初按键机是通过按键组合进行解锁;到了触摸屏手机应用中,逐渐发展出按照固定轨迹进行触摸操作,把解锁元素向目标区域移动,填充空白区域等多种解锁方式;同时,根据人体特征进行手机解锁,如利用人脸,指纹,声音等特征识别来解锁也逐渐成为已有技术而被公众知晓。
如专利申请号为US7657849B2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的了一种在触摸屏上按照预定轨道或既定目标拖动解锁图标实现解锁的方法和设备。该专利是按照预定显示路径解锁图像,解锁的判断方法为和预定姿态相对应,检测到使触摸屏上移动的图像运动与触摸屏上预定义的路径相对应的接触。该专利中解锁过程是在解锁路径和手势都预先设定的情况下才可进行,同时,对解锁界面的轨道或目标设置也较为复杂,会造成部分用户,特别是中老年用户难以解锁成功的问题。
又如专利申请号为201010104461.5的中国专利申请。该申请公布的技术特征为:当在锁屏状态下接触触摸屏时,触摸屏上出现以接触点为中心的一个圆,半径为预定解锁长度。操作者无论从任何路径,只要滑动距离超出了半径区域即可解锁。该专利中的解锁过程可能会因为不小心触屏,而造成误解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幕的解锁系统和方法,解决由于解锁界面的轨道或目标设置较为复杂,导致部分用户难以解锁成功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屏幕的解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屏幕上触控点的起始位置信息;
生成参考点;
触控点在屏幕中持续移动,获取屏幕上触控点的当前位置信息;
以所述参考点为顶点,计算所述触控点的起始位置和触控点的当前位置的角度大小;
如果所述角度大小大于预设解锁角度,解锁屏幕。
进一步地,确定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具体为:
在屏幕中选取与所述触控点的起始位置距离为预设标准长度的任一点作为参考点。
进一步地,确定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具体为:
按预设规则将所述屏幕划分成至少一个区域;
在每个屏幕的划分区域中生成一个基准点;
根据触控点的起始位置信息选取符合预设标准的基准点作为参考点。
进一步地,根据触控点的起始位置信息选取符合预设标准的基准点作为参考点具体为:
根据触控点起始位置信息,判断触控点的起始位置所在屏幕的区域;
选取触控点的起始位置所在屏幕区域的基准点作为参考点。
进一步地,根据触控点的起始位置的位置信息选取符合预设标准的基准点作为参考点具体为:
设定触控点的起始位置与基准点的标准距离;
计算所述触控点的起始位置与所述触控点的起始位置所在区域的基准点的距离大小;
对比所述距离大小和所述标准距离大小;
若所述距离大于所述标准距离,则选取触控点的起始位置所在区域的基准点作为参考点;
若所述距离小于所述标准距离,则选取与触控点的起始位置距离最近另一区域的基准点作为参考点。
进一步地,确定参考点的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
在屏幕中显示以所述参考点为起点,所述触控点的起始位置和所述参考点所在直线的射线为解锁起始线。
进一步地,确定参考点的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
在屏幕中显示以所述参考点为起点,与所述触控点的起始位置和所述参考点所在直线的射线夹角为预设解锁角度的射线为解锁目标线。
进一步地,确定参考点的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
在屏幕中以所述参考点为起点,所述触控点的起始位置与所述参考点所在直线的射线和所述触控点的当前位置与所述参考点所在直线的射线组成的区域中,显示以所述参考点为中心点,预设标准距离为半径的图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屏幕的解锁系统,所述的系统包括:
屏幕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屏幕上触控点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发送给角度计算模块;
参考点确认模块,用于确认参考点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发送给角度计算模块;
角度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以所述参考点作为顶点的触控点起始位置和触控点当前位置的夹角大小,并将计算所得夹角大小发送给解锁判断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19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