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设备及终端设备间无线充电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0030.6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9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付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H02J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8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设备 无线 充电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及终端设备间无线充电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终端设备越来越多,且向轻型化、小型化方向发展。随着各种终端的出现及普遍应用,在各种环境下及时为终端设备进行充电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同时,终端设备的电量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旦终端设备的电量不足,又不能及时为其充电时,该终端设备将无法正常使用。
传统为终端设备充电的方式都是靠连接线或连接器对电池进行充电,不存在不同设备间普遍通用的充电器。用户在外出时,需要携带多个电池,以便随时对电池进行更换,或者携带多个分别用于不同设备的充电器。这为用户的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用户常常会因为忘记携带电池或充电器,使得终端设备不能使用,影响了终端设备的正常使用,为用户带来很大的不便。例如,用户在外出途中,如果手机电量不足,无法使用手机呼叫功能,而所处的环境又使得用户无法使用充电器为手机充电;或者用户忘记携带充电器或备用电池,造成无法及时充电使用户无法继续使用。同时,现有通过充电器进行充电的方式需要频繁插拔,很容易造成接头损坏,且很容易触电。另外,现有的电子产品种类繁多,一个用户可能同时使用多个电子产品,例如手机、MP3、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而每种电子产品需要使用各自的充电器,互不相容,这样就使得用户需要同时携带多个充电器。
无线充电技术是指通过无线方式,而不是传统的通过电线的连接为电子设备提供电力的方法,无线充电是目前发展前景广阔的新技术。如附图1所示,现有的无线充电技术中,需要采用两个部件:一个为带发射功能的底座(如发射板),另一个为带接收功能的电子设备(如带接收功能的手机、MP3等),其中,带发射功能的底座中包含初级线圈,通过交流供电使初级线圈处于发射状态,带接收功能的电子设备中设置次级线圈,该次级线圈与处于发射状态的初级线圈进行电磁耦合获得电能。
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出现在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无线充电的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及终端设备间无线充电的方法,能实现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充电,进而提供新的终端设备充电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电池,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电磁线圈、发射控制电路、接收电路和切换控制电路;
所述发射控制电路,分别连接所述电磁线圈和所述电池形成第一支路,用于将所述电池提供的直流转换为交流后提供给所述电磁线圈,使所述电磁线圈处于发射状态;
所述接收电路,分别连接所述电池和所述电磁线圈形成第二支路,用于将所述电磁线圈感应获得的电动势提供的交流转变为直流后为所述电池充电;
所述切换控制电路,分别连接所述发射控制电路和所述接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发射控制电路和所述接收电路导通或断开。
一种终端设备间无线充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作为充电设备时,包含的第一发射控制电路将连接的第一电池提供的直流转换为交流后提供给连接的第一电磁线圈,使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处于发射状态;
第二终端设备作为被充电设备时,包含的第二电磁线圈感应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发射的电磁能量获得电动势,包含的第二接收电路将连接的所述第二电磁线圈提供的交流转变为直流后为连接的第二电池充电。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终端设备中设置电磁线圈、发射控制电路、接收电路和切换控制电路,电池、发射控制电路和电磁线圈依次连接并在处于导通状态时,发射控制电路将电池提供的直流转换为交流后提供给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处于发射状态;电磁线圈、接收电路和电池依次连接并在处于导通状态时,使电磁线圈处于接收状态,电磁线圈感应获得的电动势提供的交流转变为直流后为电池充电;通过切换控制电路控制发射控制电路和接收电路导通或断开,实现电磁线圈在发射状态和接收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在一个终端设备的电磁线圈处于发射状态,另一个终端设备的电磁线圈处于接收状态时,即可实现采用一个终端设备为另一终端设备无线充电,从而实现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充电,同时也可以采用无线充电方式为该终端设备充电。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无线充电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间无线充电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间无线充电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00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