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作加密光盘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9258.3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2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广德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7/26 | 分类号: | G11B7/26;G11B2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25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作 加密 光盘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光盘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制作加密光盘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需求量越来越多,促使了光盘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以此同时,盗版光盘由于其制作成本低廉,发行便利,严重影响了光盘市场的正常发展。在现有技术中,依照正常生产工序做出的光盘,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没有采用任何的防盗版措施,所以容易复制,给盗版留有可乘之机。在市场上,也有部分加密光盘,由于其本身的加密方法或措施存在缺陷,并不能有效的防止被复制,遏制盗版,还需继续努力。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加密光盘的方法,以实现对光盘的有效加密,有效解决盗版问题。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制作加密光盘的方法,包括母版制作步骤和光盘制作步骤,所述的母版制作步骤包括:
(1)母源数据软件加密:
第一,用刻录软件,按照母源的媒体形式新建光盘;
第二,根据不同的媒体形式及内容大小加入不同的加密环文件,再加入母源数据,最后保存为映像文件;
第三,使用加密软件打开映像文件,对加密环文件及数据重要目录的显示属性进行更改;
第四,使用刻录软件将处理过的映像文件刻录到CD-R/DVD-R光盘,制作成加密原盘;
其中,当为数据类光盘时,例如:CD-ROM或DVD-ROM,在第三和第四之间,可增加在CD-ROM或DVD-ROM中,写入光盘密码,在光盘中添加一个解密文件;
(2)加密母版的制作:
第一,将加密原盘数据传输入母版刻录系统;
第二,在玻璃母版上通过激光刻录一道加密环,再将加密原盘的内容正常刻录到玻璃母版上;
第三,通过母版电铸,制作出含加密环的母版;
所述的光盘制作步骤包括:以含加密环的母版为模板,通过子盘复制线压制出光盘,即可。
所支持的媒体形式为CD-ROM、VCD、DVD-ROM、DVD-VIDEO及数据与视频的混合光盘。
加密目录及文件的显示属性值可通过软件进行修改,不同的值可以出现的不同的加密效果,即针对不同的内容使用不同的属性值。
对于CD类,加密环文件大小一般45~55M,DVD类,加密环文件大小一般在190~210M,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加密环的位置CD类在半径26.3~26.8mm之间,DVD类在24.25~24.75mm之间,且可以根据数据内容大小进行调整。
步骤一的第四,有光盘密码的只针对数据类光盘例如CD-ROM和DVD-ROM适用,其他媒体形式不采用这一步骤。光盘密码支取多种形式,不同的选择形式,可以做出不同的授权方式。对于VCD可选择加入VCD播放器,方便用户使用电脑播放。
所使用的刻录软件为常用的NERO或其他刻录软件均可,加密软件则使用常用光盘加密软件或自主设计的光盘加密软件。
对于DVD-VIDEO,可根据不同的效果要求,按照不同的文件系统进行制作。
在光盘的加密方法中,如果仅仅采用软件加密,做出的光盘仅仅防止将数据复制到硬盘上,不能防止对光盘的整盘复制,而母版硬件加密则能够做到这一点,而且加密环处于真正内容之外,不影响正常使用,所以本发明是一种软硬件结合的加密方式,加密效果多样,能够符合不同的加密要求,且加密过程中使用的是常用软件,硬件是原来生产光盘的设备,不增加任何投资,制作过程简单,成本低,效率高。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制作加密光盘的方法,是一种软硬件结合的加密方式,设计巧妙,加密效果多样,能够符合不同的加密要求,具有很强的反盗版性能,且加密过程中使用的是常用软件,硬件是原来生产光盘的设备,不增加任何投资,制作过程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同时在光盘的外形上增加有一道加密环,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技术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
如附图所示,是本发明的技术流程。该制作加密光盘的方法,采用加密软件对母源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同时在母版刻录过程中添加一个加密环。这样具有更好的加密效果。具体步骤如下:
(1)母源数据软件加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广德信息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广德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92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在线数码印后整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天然竹液提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