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液体介质中具有增效、减阻功能的动态耦合仿生功能表面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8948.7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6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田丽梅;任露泉;商延赓;韩志武;卜兆国;卢秀泉;高志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D1/00 | 分类号: | F15D1/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25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介质 具有 增效 功能 动态 耦合 仿生 表面 | ||
1.一种在液体介质中具有增效、减阻功能的动态耦合仿生功能表面,其特征在于:是由软层表面与硬质基底层组成,硬质基底层加工有仿生非光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液体介质中具有增效、减阻功能的动态耦合仿生功能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基底层的仿生非光滑形态为雨滴状或凹坑或截面为三角形的沟槽形状。
3.一种在液体介质中具有增效、减阻功能的动态耦合仿生功能表面的形成方法,该方法是:
(1)、选择硬质材料作为基底面层,在基底面层上加工出仿生非光滑形态;
(2)、将高分子聚合物采用喷涂法直接涂覆到加工有仿生非光滑形态的基底面层表面上,形成高分子复合弹性膜;
(3)、对步骤(2)形成的高分子复合弹性膜进行硫化,然后进行自然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复合弹性膜的厚度为2.1~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89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向的登船天桥
- 下一篇:电路板固定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