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软管及其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6905.5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显;孙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万汇塑料包装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5/10 | 分类号: | B65D35/10;B29C4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周晓玲 |
地址: | 2013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软管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制品,尤其是一种新型软管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采用塑料瓶作为包装容器的行业,瓶内料体是使用者利用挤压或按压的方式将瓶内的料体溢出。在料体溢出时通过管头与使用者接触,为了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感觉方便并有人性化的感觉,而又使生产的状况可行,则在软管管头部使用二种不同的材料,和现有工艺配套。目前市场上的软管管头一般是采用两个部件,分别使用二种材料,即分离式软管,一部分位于瓶体内,一部分位于瓶盖内,作为两个配件组成后,组装在软管中来实现。其缺点是部件多、部件的精度要求高、结构复杂能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一次成型无缝融接的新型软管。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软管,包括管头和管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头和管身之间还包括管肩,所述管肩与管身融接;管肩与管头之间的连接为热嵌合或融接。
所述管身及管头由不同材料构成,管头可用材料包括TPE、橡胶(医用级)管身可用PP、PE,两者结合触感好,兼具抗菌功效。
本发明生产工艺如下:
首先成型管身,管身成型后将管身做为嵌件放入特定机台(双色注塑机)注射成型。将二种材料分别与管头、管肩融接。具体为注射成型时注射的第一工位射出管肩,使管肩与管身无缝融接,然后注射第二工位射出管头,使管头通过连接结构与管肩紧密连接,连接结构为热嵌合或融接。由于其中一种管肩材料可和管身无缝融接,另一种管头材料则展现功效,因此可低耗高效的将人性化的产品呈现在用户面前。优点:现代市场上有的是2种材料、分离式的软管,作为2个配件组成后,组装在软管中来实现,而我们的优势在于成型中一步完成,并使不同属性的二种材料紧密复合并存,可使软管管身及管头由不同材料构成,管头可用材料包括TPE、橡胶(医用级)与适合管身的PP、PE相结合,触感好,抗菌等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一种使用方便的一次成型无缝融接的新型多层管头软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身;2,管肩;3,管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典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管头3和管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头3和管身1之间还包括管肩2,所述管肩2与管身1融接;管肩2与管头3之间的连接为热嵌合或融接。
本发明生产工艺,步骤如下:
a,成型管身;
b,管身成型后将管身做为嵌件放入双色注塑机注射成型;
c,注射成型时注射的第一工位射出管肩,使管肩与管身无缝融接;
d,然后注射第二工位射出管头,使管头通过连接结构与管肩紧密连接,连接结构为热嵌合或融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万汇塑料包装容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万汇塑料包装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69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氯代异戊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层太阳能网板印刷定位点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