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电解阳极板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5907.2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4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文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重冶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9/00 | 分类号: | B22D19/00;C25C7/02;C25C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143***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阳极板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电解阳极板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护废铜料中结晶石墨、金刚石细粒、金、银等有价成分的铜电解阳极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铜的精炼是把粗铜中的杂质除去产出精炼铜的炼铜过程,粗铜精炼分为火法精炼和电解精炼。火法精炼铜是矿产粗铜或紫杂铜在精炼炉中氧化除杂和还原熔炼产出精炼铜,然后铸成铜电解阳极板供电解精炼用;矿产粗铜常含有S、Fe、Pb、Zn、Ni、As、Sb、Sn、Bi等杂质,其总量约占粗铜总量的1%~2%,有些含杂质低、不含贵重金属的粗铜,经过火法精炼后,即可直接供应市场;而铜原料中富含有价成分的比如结晶石墨、金刚石细粒、金、银等就不能再采用火法精炼铜的方法精炼铜,否则就会破坏铜原料中的有价成分,不利于对稀有金属的回收和利用。
电解精炼铜法是保护富含结晶石墨、金刚石细粒、金、银等有价成分的铜原料精炼铜的重要方法。它是以硫酸性硫酸铜溶液为电解质,以精铜板为阳极,纯铜片或不锈钢板作阴极,在电解槽中进行电解。电解时在直流电压作用下,阳极铜发生电化学溶解溶入电解液,电解液中铜离子Cu2+趋向阴极,并在阴极上沉积为金属铜。电极反应是:阳极 Cu-2e=Cu2+,阴极 Cu2++2e=Cu,电解过程中,电解产出含铜99.95%以上的电铜,电位比铜正的有价成分结晶石墨、金刚石细粒、Au、Ag等不被溶解而沉落富集于阳极泥内;与铜电位接近的As、Sb可与铜一起溶入电解液。
除了火法精铜之外,废铜亦为精炼铜的主要原料之一,废铜中用于回收的铜资源主要有几大类:第一大类称为新资源,主要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第二类铜回收资源称之为旧资源,是各类工业产品、设备、备件中的铜制品;还有一类特殊的铜废料,尤其是一些高科技产业用后的废铜料,比如废弃的地质用勘探金刚石钻头;为回收其中的金刚石,将金刚石钻头经在厚壁铁管内高温高压爆炸后形成长20cm左右的半圆柱型铜柱,该铜柱铜纯度高,含铜大于99%以上,其中杂质成分含0.05%~1%左右,杂质主要含结晶石墨、金刚石细粒等有价成分,基本不含其它杂质,且原料形状统一;经处理后的废铜料中铜成分、微量有价成分都是回收和再利用的宝贵资源。
回收和利用这部分铜柱中的铜和有价成分,不能再采用火法精炼铜的方法,只能采用电解精炼铜的方法精炼铜,否则就会破坏其中的有价成分,因为金的熔点仅为1063℃ ,而火法精炼法温度最高能达到1600℃以上,该铜柱中结晶石墨和结晶金刚石颗粒在100目以下,若经过高温熔炼就会破坏其中的有价成分,无法完成对该部分有价成分的回收和再利用,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由于该铜柱形状、大小均达不到电解精炼铜铜电解阳极板的要求,无法用该部分铜废料作为铜阳极直接参与电解精炼铜;行业中曾经将上述铜柱放入钛金属网兜中并作为阳极回收该废铜料,但钛金属的导电性不好,仅为铜的二十五分之一,铜熔化需要满足150安培左右的高电流,极易烧毁钛金属网,无法满足回收有价金属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保护废铜块中含有的结晶石墨、金刚石细粒、金、银等有价成分而采用的铜电解阳极板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铜电解阳极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所述铜电解阳极板的原料为铜块和铅块,所述铜块的质量纯度为99%~99.95%,其杂质含量0.05%~1%、杂质中主要成分为结晶石墨、金刚石细粒、金、银等有价成分,所述铅块的质量纯度为95%~99%;将所述铜块放在与铜阳极形状相同的铸铁凹模内,再将所述铅块熔化成铅液浇注到该铸铁凹模内,自然状态下静置冷却24h凝固脱模,以上百分含量均以质量百分比计。
为了进一步确保所述铜块在所述铸铁凹模内稳固,且脱模后不易脱落,所述铜块均匀摆放在距离凹模四周边缘20mm~30mm内。
为了均布所述铜块,保证电解铜的质量,在所述铸铁凹模内所述铜块呈矩阵式等距排列。
为了保证所述铜电解阳极板的表面质量,所述铜块厚度与所述铸铁凹模高度相差不超过5mm。
为了充分将所述铅块熔化完全,所述铅块熔化到350℃~360℃。
为了达到固定所述铜块在所述铸铁凹模的位置,浇注的铅液高度满足所述铸铁凹模高度的三分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重冶铜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重冶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59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In填充MgO纳米管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共转式冷却滚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