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复合绳索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5658.7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5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温芫鋐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芫鋐 |
主分类号: | D07B1/10 | 分类号: | D07B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复合 绳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电缆用的金属绳索。
背景技术
金属绳索常使用于自行车或机车的煞车系统中,可以在使用者按压煞车握把时连动煞车夹钳,使煞车得以正常运作。习用的金属绳索大多是单纯以多股金属细绳相互缠绕而成,于使用时常有摩擦力大与柔软度不足的问题,另外,金属绳索受力时会有略微延长的情形,将造成煞车系统的灵敏性降低。
为降低金属绳索于使用时的摩擦力,曾有美国专利US 986,817于金属绳索外侧缠绕扁平状的绳线,然而,此种金属绳索的内、外部分形状差异过大,而使外层容易剥离,影响使用寿命。
相较于此,另外有美国专利US 3,778,993与US 4,311,001等,是将金属绳锁紧密缠绕,而使外侧部分的细绳变形,从而获得较光滑的外表面,然而,此种金属绳索于制作时需要使金属绳索大幅度地变形,不仅不易制作,也容易损害其机械性质。此外,以此提供的金属绳索外表虽然较光滑,却仍然受到材料与制作上的限制,无法避免在表面产生细缝或沟纹,而于使用时仍会产生一定的摩擦。
另一方面,有美国专利US 4,809,492提供了另一种金属绳索,以数股椭圆形的绳线缠绕在内部的绳线外,可使绳索具有较平滑的外表,同时减少表面的沟纹,然而,此种绳索内、外侧的绳线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将使绳索受力的有效面积降低,而使绳索在受力时容易延长,影响煞车系统的操作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绳索,于受到外力作用时不易延长,并且于使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较低。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复合绳索,包括一股中心绳线与复数股缠绕绳线,该些缠绕绳线绕该中心绳线而于其周围排列,该些缠绕绳线由该中心绳线向外依序排列为内层、中层与外层。该些缠绕绳线依截面尺寸由小到大区分为第一绳线、第二绳线、第三绳线与第四绳线,该些缠绕绳线排列于该中心绳线周围后绕该中心绳线一同缠绕。
该内层包含至少六股第二绳线,该第二绳线的截面尺寸小于或等于该中心绳线的截面尺寸。
该中层包含复数股第一绳线与复数股第三绳线,每两相邻的第一绳线之间排列有一第三绳线,该内层第二绳线的数量、该中层第一绳线的数量与该中层第三绳线的数量彼此相同。
该外层包含复数股第四绳线,该外层第四绳线的数量等于该中层第一绳线的数量与该中层第三绳线的数量的总和。
该些第四绳线具有一面向该中心绳线的内表面与一背离该中心绳线的外表面,由横截面观之,该外表面的曲率小于该内表面的曲率。
所述中心绳线的截面尺寸与所述第三绳线的截面尺寸相同。
所述第二绳线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中心绳线的截面尺寸。
所述各第三绳线与其中两股第二绳线相邻,所述各第一绳线与其中一股第二绳线相邻。
以横截面观之,所述第四绳线的外表面相互连接为圆形。
所述各第四绳线相邻于其中一股第一绳线以及其中一股第三绳线。
所述中心绳线、所述第一绳线、所述第二绳线与所述第三绳线在缠绕前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二绳线截面轮廓的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中心绳线截面轮廓半径的0.8倍。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可利用外层的第四绳线提供平滑的外表面,降低使用时产生的摩擦力,同时,各层之间的空隙,尤其是中心绳线、内层与中层之间的空隙较小,可抵抗拉力作用,减少受力延长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金属复合绳索11中心绳线12第一绳线13第二绳线
14第三绳线15第四绳线151内表面152外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可能的实施态样,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复合绳索1,是由多股绳线排列后一同缠绕而成,如图2所示,各股绳线之间可能于排列后仍然存有空隙,较佳者,于缠绕金属复合绳索1时,可利用较大的力量进一步缠绕紧密,而使各股绳线受到挤压而略微改变外形,如同美国专利US 4,311,001所述,而减少金属复合绳索内部的空隙。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复合绳索中的各个绳线是单一金属线,然而,也可以改用多根金属线相互缠绕作为本发明中的任一股或全部的绳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芫鋐,未经温芫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56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