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内吸音聚氨酯及其中间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4585.X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4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玲霞;吕佳男;夏青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井上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8;C08G18/76;C08G18/78;C08L75/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黄珩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音 聚氨酯 及其 中间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音聚氨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人们不仅对其性能提出了高要求,而且对其乘坐舒适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车内的噪声水平是体现其舒适性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提高车辆的舒适性,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对车内噪声水平制定了严格的控制标准,将车内噪声的控制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特别是轿车,车内噪声状况更是衡量轿车档次的标准之一,汽车的运动噪声水平直接反映了整车质量水平。
聚氨酯材料的正确使用,可以满足汽车在动力性、舒适性、外观、内饰软化、轻量化、使用寿命等方面的高性能要求,是现代汽车制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但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及人们对汽车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市场对聚氨酯泡沫和制品在轻量化、多硬度、低气味、低雾度、耐老化、存放稳定性以及更加环保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诸多问题,如具有优良的吸音效果和吸能性,并具有更低的密度,密度在25kg/m3以下,同时还具有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内吸音聚氨酯的中间体,其特征在于,由A组分组成,其中A组分配方如下:
聚醚多元醇(上海高桥GEP-330N、GEP-360N、GEP-828)57%~85.8%;
聚醚多元醇(山东东大DL-2000、DL-400) 10%~30%;
交联剂 2.5%~5.0%;
表面活性剂 1.0%~2.0%;
催化剂 0.2%~1.0%;
水 0.5%~5.0%。
优选的,所述A组分配方如下:
聚醚多元醇(上海高桥GEP-330N、GEP-360N、GEP-828)65%~80%;
聚醚多元醇(山东东大DL-2000、DL-400) 15%~25%;
交联剂 3.0%~4.5%;
表面活性剂 1.0%~2.0%;
催化剂 0.5%~1.0%;
水 0.5%~4.0%。
优选的,所述A组分配方如下:
聚醚多元醇(上海高桥GEP-330N、GEP-360N、GEP-828)70%~75%;
聚醚多元醇(山东东大DL-2000、DL-400) 20%~25%;
交联剂 3.0%~4.0%;
表面活性剂 1.0%~2.0%;
催化剂 0.5%~1.0%;
水 0.5%~3.0%。
优选的,所述A组分配方如下:
聚醚多元醇(上海高桥GEP-330N、GEP-360N、GEP-828) 72%;
聚醚多元醇(山东东大DL-2000、DL-400) 22%;
交联剂 3.0%;
表面活性剂 1.0%;
催化剂 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井上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井上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45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制动电阻器
- 下一篇:一种复合横担及其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