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戊二烯树脂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4117.2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2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苏坤;吴国旭;王继叶;宋代苓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伊科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40/00 | 分类号: | C08F2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戊二烯 树脂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制备高档间戊二烯石油树脂的方法,具体地涉及由碳五馏分裂解得到的、以间戊二烯、链烯烃、环烯烃为共聚原料合成石油树脂的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与生产自动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间戊二烯石油树脂即脂肪族C5石油树脂,其数均分子量在300~3000范围内。该类石油树脂的主要链节为脂肪烃结构,具有酸值低、混溶性好、粘合性好、耐水和耐乙醇和耐化学药品等特性。
与脂环族C5石油树脂及C5和C9馏分的共聚树脂等相比,脂肪族C5石油树脂具有更好的增粘性、热稳定性和更浅的色泽,因而在压敏胶等胶粘剂行业有着更好的应用前景,还广泛应用于橡胶、涂料、油墨和造纸等行业。此外,脂肪族C5石油树脂还可以通过接枝进一步改性而应用于新的领域。
如在先申请的中国专利,其公开号为CN00115445A,公开了一种碳五单烯烃改性间戊二烯石油树脂的制备方法。即由碳五分离得到的间戊二烯浓缩物A,其中间戊二烯百分比浓度为60~80%,以及碳五分离得到的单烯烃B,其中异戊烯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0~30%,物料A与物料B的投料比为1∶(0.1~1)(重量比),在三氯化二铝的存在下,聚合得到间戊二烯石油树脂。
另外,又如公开号为CN200610030765A的另一在先申请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高档石油树脂生产工艺,包括配制一种共聚反应原料液,使其碳五烯烃含量为80~92%,其中富含双烯烃馏分组成(wt%)为:双烯烃45~75%,其中间戊二烯40~95%,单烯、烷烃为54~24%,单烯烃为初戊烯,其中2-甲基-1-丁烯与2-甲基-2-丁烯总量>20%,其余烯烃总量<40%。
结合上述2项在先公开技术,通过反复试验发现上述专利技术方案得到的石油树脂软化点在95℃以上时,其溴值也较高,这表明树脂中还含有较多的不饱和双键。与品质较高的产品相比,树脂氧化稳定性较差。
若通过调节反应液组成得到与一般国外溴值相当的石油树脂,但软化点却低于90℃,又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而且,与相同软化点的树指产品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树脂重均分子量普遍偏大。当用于橡胶增粘剂等用途时,分子量偏大使其较难溢出橡胶表面,因此橡胶增粘效果差。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间戊二烯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以间戊二烯、链烯烃、环烯烃为共聚反应原料,从而制备出具有较小分子量、较高软化点和较低溴值的石油树脂。
另一发明目的是,实现间戊二烯树脂同时具备增粘性、氧化稳定性和相容性较好的性能,以满足橡胶、涂料、油墨和造纸等应用领域的使用要求。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所述间戊二烯树脂的合成方法包括:
按重量比例1∶(0.1-0.7)∶(0.4-1.4)将间戊二烯、链烯烃、环烯烃投料制成共聚反应原料;
在催化剂作用下,以惰性脂肪烃为溶剂,在40-70℃温度、无氧环境条件下进行阳离子聚合反应,以合成制备出树脂。
如上述基本方案,在共聚反应原料中以间戊二烯性质最为活泼,间戊二烯浓度越高则反应速率越快。
链烯烃在共聚反应原料中主要做为链转移催化剂,能极大地减少凝胶的产生,还能与间戊二烯共聚以降低树脂中双键含量。但由此生成的共聚物主链大部分为饱和单键链状结构,如-C-C-等,因为分子链可以围绕单键进行内旋转,所以用量越多,软化点下降越明显。
环烯烃也能与间戊二烯共聚,降低树脂中双键含量,但因为其空间位阻作用,反应活性较差。但与链烯烃不同的是,其具有环状结构,当主链上引入五元环、六元环、桥环等脂环以后,主链上可以旋转的单键比例相对地减少,分子链的刚性增大,因此有利于软化点的提高。另外,当环状结构在侧链时,由于体积较大,分子链的旋转位阻也将增加,软化点也将提高。因此,环烯烃的加入不但使产品溴值降低,还使树脂保持了较高的软化点。
由于本发明采取阳离子聚合反应,聚合温度对反应速率有较明显的影响。低温下反应较慢,溴值高,软化点也较低;温度较高,产品颜色变深,副反应增多。因此限定聚合温度在40-70℃之间。
在此是以惰性脂肪烃为溶剂,芳香族溶剂虽然也能进行此类反应,并且能够降低凝胶的生成,但使树脂产品的软化点下降明显。
更为细化的优选方案是,在反应原料中,所述的链烯烃为碳原子数不小于4的产链烯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伊科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伊科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41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冻胶纺喷雾式萃取装置
- 下一篇:脚踏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