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热器内部泄露检测方法及其检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3628.2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9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何锋;曹建辉;刘军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泰德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200 陕西省西安市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器 内部 泄露 检测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装置的在线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内部泄漏检测方法及其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换热装置包括层叠式、平行流式、管片式等各种类型,它们的结构均有所不同,但是相同的结构是:内部均设置有弯曲的流道,制冷剂沿着设定的线路流动。当换热装置存在内漏时,制冷剂不能充分在内部流动,从而对换热装置热交换效率有很大影响。换热装置内漏在生产和安装中很难被发现,大多是在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换热性能的情况下才被发现,此时已经造成了较严重的后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少数的厂家采用台架模拟试验检测方法,在换热器运行过程中,通过测量换热器两边的温度差来确定是否存在内漏现象。但该设备和方法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一、检测难、效率低:目前主要用来检测层叠式蒸发器的内部情况,操作过程较复杂,且通过温度表现来判别是否内部泄露准确性较差,检测效率较低。
二、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由于检测所需时间较长,不同类型的换热器需要以不同的系统来匹配,难以满足批量全检,也无法进行在线高效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器内部泄漏检测方法及其检测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检测难和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换热器内部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示漏气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沿着换热器内部弯曲的流道流动直至出口,示漏气体通过换热器内正常路径和内部泄漏路径时会存在的流程差,通过检测这一流程差来辨别换热器是否存在内部泄漏。
一种换热器内部泄漏检测系统,包括进气接口和出气接口,其特征在于:
在进气接口和出气接口之间依次连接有第一阀门、缓冲罐、减压阀、储气罐、压缩机、第二阀门、检测室和第三阀门;
气体检测仪的探头设置于检测室内部,检测室上还连通有排气阀门和真空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构思巧妙,容易实现,为工业化生产的需要提供了新的思路。
2、该方法适用范围广:可检测包括层叠式、平行流式、管片式等多种换热器的内部泄漏情况,除可判别是否存在内漏外,还可根据检测室中示漏气体的浓度对内漏的严重程度做出准确评价。
3、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检测效率:仅需要30秒到1分钟的时间即可完成流程差的检测。
4、系统结构简单,实施容易:配合本发明方法给出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时只要将进气接口和出气接口接在换热装置的进、出口上即可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5、可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本发明可满足换热器的批量全检,同时可实现在线高效检测。
6、功能全面:除可定性判别是否存在内漏外,还可根据检测室中示漏气体的浓度对内漏进行定量的分析,对其严重程度做出准确的评价。
7、经济环保:在该系统中示漏气体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降低检测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定量检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第一阀门、2-缓冲罐、3-减压阀、4-储气罐、5-压缩机、6-第二阀门、7-检测室、8-第三阀门、9-排气阀门、10-真空泵、11-气体检测仪、12-换热装置、13-漏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
一种换热器内部泄漏检测方法,示漏气体在压力差△P=P2-P1的作用下,沿着换热器内部弯曲的流道流动直至出口,示漏气体通过换热器内正常路径和内部泄漏路径时会存在的流程差,通过检测这一流程差来辨别换热器是否存在内部泄漏。
参见图1,以图中的漏点13为例来进行说明,空心箭头所指路径为正常路径,实心箭头所指路径为泄露路径,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流程差。
检测过程中所使用的示漏气体可包括卤素制冷剂气体、六氟化硫气体、氦气等等。
参见图2,一种换热器内部泄漏检测系统,包括进气接口和出气接口,在进气接口和出气接口之间依次连接有第一阀门1、缓冲罐2、减压阀3、储气罐4、压缩机5、第二阀门6、检测室7和第三阀门8,气体检测仪11的探头设置于检测室7内部,检测室7上还连通有排气阀门9和真空泵10。
气体检测仪11根据示漏气体的不同进行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泰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泰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36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