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电池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3526.0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7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贺;杨凯;刘皓;王丽娜;高飞;胡晨;甄浩;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电池 支架 | ||
1.一种电池支架,所述电池为板状,包括电池极耳,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支架包括电池支架单元和换热件,所述电池支架单元包括轴向平行的换热片、弹性板和外架板;
所述电池极耳与所述电池轴向平行,所述电池支架单元轴向与所述电池轴向垂直,所述板状电池的两侧分别设有换热片、弹性板和外架板;
与所述电池支架单元轴向平行的拉杆将电池支架单元串连起来组成所述电池支架,任意两相邻的所述电池支架单元之间设有与所述电池支架单元相配合的换热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架板包括外架板1和外架板2,采用阻燃材料制成;
所述电池支架单元包括依次排列的外架板1、弹性板、两个换热片、弹性板和外架板2,所述电池位于所述两个换热片中间,所述外架板1和外架板2相互配合连接固定其内部的弹性板、换热片和电池;
所述外架板1和外架板2上设有至少一个位置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电池轴向垂直,拉杆通过所述通孔将电池支架单元以及电池支架单元中间的电池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架板上端为所述电池的极耳端;所述外架板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电池的极耳位置相对应的两个方形槽;
所述外架板靠近所述电池的一面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一个圆形的凸起和凹槽;
所述外架板的另一面上下端分别设有一个条形的凸起和凹槽,中间有至少一个等间隔设置的条形通口,所述条形通口与所述外架板轴向垂直;
所述外架板1上圆形的凸起和凹槽与外架板2上圆形的凹槽和凸起是相互配合插入连接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架板1上的条形的凸起和凹槽与外架板2上的条形的凹槽和凸起是相互配合插入连接的;
相邻两个电池支架单元中间有间隙,通过外架板1和外架板2上设置的相互配合插入的所述条形凸起和凹槽进行连接固定;
所述外架板1和外架板2上的所述条形通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换热件的结构与所述外架板1和外架板2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条形通口的结构相对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板上有至少一个等间隔设置的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与弹性板轴向垂直,所述条形通孔的位置大小与外架板上的条形通口相对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片由有导热性能的材料制成,与所述电池相互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支架直接采用风冷散热,采用拉杆进行加固;
所述换热件通过外架板上的条形通口和弹性片上的条形通孔与换热片接触;
所述换热件连接到外部的散热装置或加热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35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