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单类型存储器的嵌入式系统的动态存储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2785.1 | 申请日: | 201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6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顺芬;陈小刚;陈后鹏;丁晟;陈一峰;许林海;王玉婵;刘波;宋志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2/06 | 分类号: | G06F12/06;G06F9/445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李仪萍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类型 存储器 嵌入式 系统 动态 存储 管理 方法 | ||
1.一种基于单类型存储器的嵌入式系统的动态存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系统包括预存有内核及文件系统的启动加载信息和引导程序的启动程序存储区以及建置有内核及文件系统的系统RAM区,所述动态存储管理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系统上电,所述引导程序启动;
2)所述引导程序基于所述启动程序存储区中预存的内核的启动信息加载所述内核,然后基于所述启动程序存储区中预存的文件系统的启动信息加载所述文件系统;
3)将所述系统RAM区中已启动的内核及文件系统所用内存区标记为已用内存区,然后将基于系统RAM区标记内核及文件系统所占内存以外的区域标记为可用内存区;
4)系统接收到更新或搬移所述内核或文件系统的指令时,申请并判断所述可用内存区中是否有一块连续可用的内存块,若是,则基于该内存块写入所述内核或文件系统的更新数据或者将所述内核或文件系统搬移至该可用的内存块中,若否,则整理所述可用内存区中的碎片并将多个小的、不连续的内存碎片合并成连续可用的内存块,以将所述内核或文件系统的更新数据写入该内存块或者将所述内核或文件系统搬移至该可用的内存块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类型存储器的嵌入式系统的动态存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系统为基于单一的非易失随机访问存储器构建的存储器系统,该存储器系统将内核及文件系统所占用的存储区纳入到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体系之中,该存储器为相变存储器、阻变存储器、磁存储器、或铁电存储器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类型存储器的嵌入式系统的动态存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4-1)系统接收到更新或搬移所述内核或文件系统的指令;
4-2)判断所述可用内存区中是否有一块连续可用的内存块,若是,则转至步骤4-9),若否,则进入下一步骤;
4-3)整理可用内存区中的碎片;
4-4)扫描所述系统RAM区中内存的使用情况;
4-5)标记所述系统RAM区中离散内存块;
4-6)修改各该离散内存块虚拟地址相对应的物理地址;
4-7)将各该离散内存块搬移、合并;
4-8)判断经合并的内存块容量是否满足申请需求的可用的内存块大小,若是,则进入下一步骤,若否,则返回内存申请失败信息;
4-9)基于所述系统RAM区分配新内核或者新文件系统存储区;
4-10)写入所述内核或文件系统的更新或搬移的数据;
4-11)校验所述内核或文件系统的更新或搬移的数据是否正确;若是,则更新或搬移所述内核或文件系统的启动加载信息,若否,则返回数据传输或搬移失败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单类型存储器的嵌入式系统的动态存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步骤4-1)中,系统接收到更新指令为更新所述内核的指令时,则后续的步骤中:
4-9)基于所述系统RAM区分配新内核存储区;
4-10)写入所述内核的更新数据;
4-11)校验所述内核的更新数据是否正确;若是,则更新所述启动程序存储区中内核的启动加载信息,若否,则返回数据传输失败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单类型存储器的嵌入式系统的动态存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步骤4-1)中,系统接收到更新指令为更新所述文件系统的指令时,则后续的步骤中:
4-9)基于所述系统RAM区分配新文件系统存储区;
4-10)写入所述文件系统的更新数据;
4-11)校验所述文件系统的更新数据是否正确;若是,则更新所述启动程序存储区中文件系统的启动加载信息,若否,则返回数据传输失败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基于单类型存储器的嵌入式系统的动态存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内存申请失败或数据传输失败后,系统重新上电时,所述引导程序基于所述启动程序存储区中未被更新的内核的启动信息加载所述内核,然后基于所述启动程序存储区中未被更新的文件系统的启动信息加载所述文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27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