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息处理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210031238.1 | 申请日: | 2012-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8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白盛焕;郑道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G06F1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王兆赓;王青芝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息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和系统。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终端能够将用户编写的消息翻译为目标语言并将翻译的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终端的消息处理方法和系统。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终端能够将所接收的以除了用户选择的语言以外的语言编写的消息翻译为用户选择的语言并且显示翻译的消息的消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最近在通信和半导体技术上的进步已使得移动终端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因此,移动终端已成为现代生活的必需品。这样的移动终端使得用户能够拨打和接收语音电话,以及发送和接收消息。终端可发送和接收的消息可包括短消息服务(SMS)消息、即时通讯(IM)消息等。
移动终端可能仅支持使用户能够将编写的消息发送到另一终端以及查看接收的消息的简单的消息处理功能。使用不同语言进行通信的用户在与仅支持简单功能(例如,简单的消息处理功能)的移动终端彼此发送和接收消息方面有困难。例如,为将消息从第一用户发送到第二用户,第一用户可能不得不以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两者均可理解的语言编写消息。可选择地,第一用户可能不得不通过单独的翻译程序将编写的消息转换为第二用户可理解的语言,并将翻译的消息发送到第二用户。另外,为了理解所接收的以对第一用户而言不熟悉的语言编写的消息,第一用户可能不得不通过单独的翻译程序将接收的消息转换为第一用户可理解的语言。如上所述,使用不同语言的用户可能在使用现有的移动终端交换消息方面经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多个方面至于至少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至少提供以下描述的优点。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户能够将编写的消息翻译为目标语言并发送翻译的消息的消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户能够将所接收的以不熟悉的语言编写的消息翻译为预设语言并查看翻译的消息的消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由发送方终端编写消息;检查是否激活了用于消息翻译的翻译功能;如果翻译功能没有被激活,则将编写的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终端;如果翻译功能被激活,则对编写的消息进行翻译,并将翻译的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发送方终端、翻译服务器、消息传送服务器和接收方终端,其中,发送方终端将针对编写的消息的翻译请求发送到翻译服务器,从翻译服务器接收翻译的消息,并将翻译的消息发送到消息传送服务器,其中,翻译服务器翻译请求的消息,并将翻译的消息发送到发送方终端,其中,消息传送服务器将从发送方终端接收的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终端,其中,接收方终端从消息传送服务器接收翻译的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发送方终端、消息传送服务器、翻译服务器和接收方终端,其中,发送方终端将包括编写的消息和目标语言指示的翻译请求发送到消息传送服务器,其中,消息传送服务器从发送方终端接收翻译请求,将翻译请求转发给翻译服务器,从翻译服务器接收翻译的消息,并将翻译的消息发送到接收方终端,其中,翻译服务器将请求的消息翻译为由目标语言指示所指示的语言,并将翻译的消息发送到消息传送服务器,其中,接收方终端从消息传送服务器接收翻译的消息。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公开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方面、优点和显著特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点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消息处理系统;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终端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终端的消息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绘SMS消息发送的屏幕表示;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绘IM消息发送和接收的屏幕表示。
贯穿附图,应该理解,相同的标号被用于描绘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特点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12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