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31194.2 申请日: 2012-02-09
公开(公告)号: CN103187020A 公开(公告)日: 2013-07-03
发明(设计)人: 张耘硕;何长安;游敦皓;林柏玮 申请(专利权)人: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9G3/20 分类号: G09G3/20;G09G3/34;G09G3/36;G09G3/32
代理公司: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 徐金国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显示 系统 及其 操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系统,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复合式显示器的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已知的映像管具有画质优良和价格低廉等优点,所以一直作为电视和计算机的显示装置。随着科技的进步,陆续开发出许多新的平面显示装置。平面显示装置可分为反射式显示装置(reflective display)、自发光显示装置(self-emissive display)以及穿透式显示装置(transmissive display)。

反射式显示装置,如电泳显示器(electrophoresis Display;EPD)或是胆固醇液晶显示器(cholesteric liquid-crystal Display;Ch-LCD),其可制作成轻薄、可挠曲与低耗能显示接口,但反射式显示装置的画面更新速度较慢,比较无法呈现高画质画面。

自发光显示装置包含,如等离子显示装置(plasma display panel;PDP)、场发射显示装置(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t;EL)显示装置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OLED)。然而,自发光显示装置的功耗较大。

穿透式显示装置包含,如电湿润显示装置(Electrowetting display;EWD)及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系统,包括一复合式显示器以及一控制装置。复合式显示器具有第一像素群组。第一像素群组具有第一反射式显示介质以及第一自发光显示介质。第一反射式显示介质重叠第一自发光显示介质。控制装置根据使用者模式、影像信息以及环境光源信息的至少一者,控制第一反射式显示介质以及第一自发光显示介质所呈现的亮度,使得第一反射式显示介质以及第一自发光显示介质所呈现的亮度能够互相补偿。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操作方法,用以控制一复合式显示器。复合式显示器具有第一像素群组。第一像素群组具有第一反射式显示介质以及第一自发光显示介质。第一反射式显示介质重叠第一自发光显示介质。本发明的操作方法包括,接收输入信息,其中输入信息为使用者模式、影像信息以及环境光源信息的至少一者;以及根据输入信息,控制第一反射式显示介质以及第一自发光显示介质所呈现的亮度,使得第一反射式显示介质以及第一自发光显示介质所呈现的亮度能够互相补偿。

在本发明中,复合式显示器内每一像素的反射式显示介质及自发光显示介质所呈现的亮度能够互相补偿。

为让本发明的特征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复合式显示器一实施例的可能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复合式显示器一实施例的部分像素示意图;

图3B及图3C为图3A所示的相对应像素的自发光显示介质及反射式显示介质的灰阶值;

图4为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示介质与自发光显示介质的切换状态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一灰阶范围示意图;

图6A及图6B为一实施例的两显示介质的一可能控制方式;

图7为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一可能实施例;

图8为本发明的操作方式的一可能实施例;

图9为本发明的操作方法的另一可能实施例。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显示系统;        110:复合式显示器;

130:控制装置;        SUS:使用者模式;

SIM:影像信息;        SEN:环境光源信息;

210:PET;            220、270:电极;

230:胆固醇液晶;     240:基板;

250:控制电路;       260:OLED;

280:封装盖;         P1:像素;

310:自发光显示介质; 330:反射式显示介质;

410、430、450:曲线; 511~514:区间;

710:储存单元;       720:转换单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11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