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0530.1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6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周仁彦;叶政谚;周建良;林仲凯;邓志容;苏振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52311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显示装置 | ||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多个第一电极串列,位于所述基板上且彼此电性绝缘,各第一电极串列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多个第一桥接图案,所述多个第一感测垫与所述多个第一桥接图案交替排列且互相连接;
多个第二电极串列,位于所述基板上且彼此电性绝缘,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串列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串列交错配置,且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串列电性绝缘,各第二电极串列包括多个第二感测垫以及多个第二桥接图案,所述多个第二感测垫与所述多个第二桥接图案交替排列且互相连接;
以及多个第一浮置图案,位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串列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串列之间;
其中,各所述第一感测垫的面积小于各所述第二感测垫的面积,各所述第一感测垫具有至少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相邻的第一桥接图案直接连接,且所述延伸部与相邻的第二电极串行之间未设有所述多个第一浮置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电极串列与所述第二电极串列的交叉处的最短距离小于或等于50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最大宽度大于或等于30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第一电极串列与所述第二电极串列的交叉处渐缩,且所述延伸部的最大宽度大于或等于400微米,且所述延伸部的宽度缩减至300微米处,所述延伸部的宽度与第一电极串列与第二电极串列的桥接图案十字交叉处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0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宽度固定,且所述延伸部的宽度大于或等于300微米,而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电极串列和所述第二电极串列的交叉处的最短距离小于或等于35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与相邻的第二电极串列的最短距离小于或等于5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感测垫形成有至少一第一封闭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多个第二浮置图案,位于各所述第一感测垫的所述第一封闭开口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垫、所述多个第二感测垫、所述多个第一封闭开口、所述多个第一浮置图案以及所述多个第二浮置图案位于所述基板的同一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垫的形状、所述多个第二感测垫的形状、所述多个第一浮置图案的形状、以及所述多个第二浮置图案的形状包括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或其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覆盖板、玻璃基板、塑料板、偏光片或导光板。
12.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基板;
多个第一电极串列,位于所述基板上且彼此电性绝缘,各第一电极串列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多个第一桥接图案,所述多个第一感测垫与所述多个第一桥接图案交替排列且互相连接;
多个第二电极串列,位于所述基板上且彼此电性绝缘,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串列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串列交错配置,且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串列电性绝缘,各第二电极串行包括多个第二感测垫以及多个第二桥接图案,所述多个第二感测垫与所述多个第二桥接图案交替排列且互相连接;
以及多个第一浮置图案,位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串列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串列之间;
其中,各所述第一感测垫的面积小于各所述第二感测垫的面积,各所述第一感测垫具有至少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相邻的第一桥接图案直接连接,且所述延伸部与相邻的第二电极串行之间未设有所述多个第一浮置图案;
以及显示面板,与所述触控面板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电润湿显示面板或电泳显示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05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甲壳类海产品的流水线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钒氮合金的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