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太阳电池组件的层压装置和层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9426.0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昕源泰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6 | 分类号: | B32B37/06;B32B37/10;B32B38/1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融生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太阳电池 组件 层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柔性太阳电池组件的层压装置,其特征为:
1)在加热平台(1)上设置有一个用于抽取真空的孔洞(2);
2)在加热平台(1)上放置有一个周长小于加热平台的管状框架(3);
3)在加热平台(1)上,管状框架(3)内部设置有一层具有透气结构的网状纹理布(41);
4)在具有透气结构的网状纹理布(41)上放置有待层压的具有叠层结构的太阳电池组件(5);
5)在待层压的具有叠层结构的太阳电池组件(5)上设置有另一层具有透气结构的网状纹理布(42);
6)在具有透气结构的网状纹理布(42)上设置有一张面积大于管状框架(3)的柔软覆盖材料(6)。
2.一种柔性太阳电池组件的层压方法,其步骤为:
1)在加热平台(1)上设置一个用于抽取真空的孔洞(2);
2)在加热平台(1)上放置一个周长小于加热平台的管状框架(3);
3)在加热平台(1)上,管状框架(3)内部放入一层具有透气结构的网状纹理布(41);
4)在具有透气结构的网状纹理布(41)上放置待层压的具有叠层结构的太阳电池组件(5);
5)在待层压的具有叠层结构的太阳电池组件(5)上放置另一层具有透气结构的网状纹理布(42);
6)在具有透气结构的网状纹理布(42)上放置一张面积大于管状框架(3)的柔软覆盖材料(6);
7)在加热平台(1)上的抽取真空的孔洞(2)上接真空形成装置并抽取真空;
8)在真空的作用下,加热平台(1)、管状框架(3)、柔软覆盖材料(6)形成单真空室腔体;
9))加热平台(1)加热到组成待层压的具有叠层结构的太阳电池组件(5)中EVA的固化温度,并持续一定的时间使其固化;
10)打开柔软覆盖材料(6),释放真空,取出层压完毕的太阳电池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太阳电池组件的层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平台(1)为内嵌电加热管,或内嵌导热油槽的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的平整的钢板或铝板,加热平台(1)的面积根据待层压的具有叠层结构的太阳电池组件(5)的面积和数量确定,可选择面积0.1m2-9m2。在所述步骤9)中通过电加热或油加热的方式将加热平台(1)加热到温度120℃-160℃,并持续一段时间10min-40min,使具有叠层结构的太阳电池组件(5)中EVA熔融并固化,使得具有叠层结构的太阳电池组件(5)形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太阳电池组件的层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平台(1)、管状框架(3)、柔软覆盖材料(6)形成一个单真空室腔体。在所述步骤7)中通过加热平台(1)上的抽取真空的孔洞(2)对该真空室腔体抽取真空,使得该腔体内的气体排出形成真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太阳电池组件的层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层压的具有叠层结构的太阳电池组件(5)的结构为背面保护材料、EVA热熔固化胶膜、串并联电池单元组、EVA热熔固化胶膜、正面透光保护材料,其面积的大小按照实际功率需要设计,其输出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根据内部电池单元的串联和并联结构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太阳电池组件的层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透气结构的网状纹理布(41)、(42),采用涂覆铁氟龙材料的耐高温玻璃纤维布,其网状纹理结构使得步骤8)所述的真空腔体在形成真空过程中气流的流动均匀顺畅,并在柔软覆盖材料(6)形成的压力作用下,在层压完毕的太阳电池组件的表面形成陷光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太阳电池组件的层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框架(3)的直径的选择根据具有叠层结构的太阳电池组件(5)的各层材料的厚度,以及具有透气结构的网状纹理布(41)、(42)的厚度适当选择5mm-50m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太阳电池组件的层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软覆盖材料(6),采用耐高温的硅橡胶材料,为保证其柔软特性,其厚度适当选择0.8mm-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昕源泰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昕源泰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94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涨紧装置
- 下一篇:二氧化碳分离材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