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入英文的方法和键盘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9342.7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6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一新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14 重庆市渝中***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入 英文 方法 键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输入英文的方法和键盘。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几种采用普通电脑键盘进行双击速录英文的软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英文录入速度,但这些双击速录方式的速度还不够快,每次双击只能输入两个英文字母,其速度无法与并击一次可输入四个英文字母的多击输入方式相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发明一种采用普通电脑键盘进行并击速录英文的技术,该技术规律性强,记忆量小,键盘布局合理,并击一次可输入四个英文字母,录入英文的速度快,并且易于普及运用。
本专利主要采用了独特的左、右键盘的四区并击技术:
左、右键盘的并击技术,是将普通键盘分为左、右两个键盘,共有四个击键区,其中辅音区与元音区各两个,即一、三区为辅音字母区,二、四区为元音字母区,一、二区为左键盘,三、四区为右键盘,每个键盘分别定义了26个字母键位,即每个键盘可以分别输入26个字母。每次并击每个元音区用一键,每个辅音区用一或两键,即每次并击最多用六键 (空格键除外)。当同时按下多个键并松开后,软件系统将全部按下的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排序,再根据所按的键对相应的码表进行查找。因此,码表中的全部编码也应先按相应规则排好序,本专利码表中每个编码排序的规则是将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按ASCII码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将键盘分为左、右键盘共四个击键区,每次并击每区可分别输入一个字母,从而大大提高了英文录入速度,并击一次就可输入四个字母。
2、并击键位布局合理,学习和使用都很方便,严格按照正规指法安排键位,可盲打并击。
3、可并击输入单词,也可并击输入短语。
4、采用普通的电脑键盘实现并击,更加简单高效。
所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有明显的不同,并具有显著的进步。
附图说明
附图1 :将键盘分为左、右键盘共四个区的并击键盘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普通键盘分为左键盘和右键盘共四个区,一、二区为左键盘,三、四区为右键盘;一、三区为辅音键位区,二、四区为元音键位区(见附图)。
一区用的键有:E、R、T、D、F、G、C、V、B共9个;
二区用的键有:Q、W、A、S、X共5个;
三区用的键有:Y、U、I、H、J、K、N、M、,共9个;
四区用的键有:O、P、L、;、.共5个。
左键盘定义的键位为:
a-A b-B c-C d-D e-S f-F g-G h-ER i-W j-DF k-CV l-ET m-DG
n-BC o-Q p-EF q-DV r-R s-E t-T u-X v-V w-EG x-BD y-DR z-CF
右键盘定义的键位为:
a-;b-N c-,d-K e-L f-J g-H h-IU i-O j-JK k-,M l-IY m-HK
n-,N o-P p-IJ q-KM r-U s-I t-Y u-.v-M w-HI x-KN y-KU z-,J
单词输入:
采用并击方式输入单词,根据单词中的字母书写顺序用新定义的键位逐个输入相应字母,辅音字母使用辅音区的键位,元音字母使用元音区的键位,每次按键每区分别输入一个字母,一次输入不完的,可多次按键输入,直到输入最后一个字母为止,当需要单词上屏时,在输入最后一个字母的同时按空格键。在码表中,采用“|”作为空格键的编码,并将“|”放在每个单词的输入码的最后,则可实现在输入最后一个字母的同时按空格键,使相应的单词上屏。
如:cage=C+A+H+L+|
name=BC+A+HK+L+|
banana=B+A+,N+;:BC+A+|
catenate=C+A+Y+L:BC+A+Y+L+|
上例中,在输入时不按“+”号与“:”号,“|”代表空格键,等号后的大写字母为第一次并击的按键,冒号后的大写字母为第二次并击的按键,下同。
单词的第一个字母为元音字母时,从二区开始依次输入字母。
如:one=Q+,N+L+|
单词相邻的字母为多个辅音字母时,依次分别使用一、三区的辅音键位。单词相邻的字母为多个元音字母时,依次分别使用二、四区的元音键位。
如:true=T+U:X+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一新,未经李一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93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在墙壁轨道上下移动的托盘
- 下一篇:土家织锦儿童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