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钟表以及电子钟表的接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6717.4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6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秋山利一;吴栽官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4G5/00 | 分类号: | G04G5/00;G04G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钟表 以及 接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电子钟表,其特征在于,该电子钟表具有:
接收部,其能够从发送包含时刻信息和闰秒信息在内的卫星信号的卫星接收所述卫星信号;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卫星信号中的所述时刻信息和闰秒信息,根据所述时刻信息和闰秒信息修正内部时刻;
第1表,其根据闰秒信息接收定时数据,将对于多个接收时共同的接收分和接收秒的组合分类为多个分秒模式,与接收星期号以及接收时关联起来存储所述多个分秒模式的识别信息其中,所述闰秒信息接收定时数据是利用接收时、接收分、接收秒和接收星期号表示所述闰秒信息的接收定时而得到的;以及
第2表,其按照每个所述识别信息,存储接收分和接收秒的组合,
所述控制部从所述第1表和第2表中取得所述内部时刻后的闰秒信息接收定时数据,根据所取得的闰秒信息接收定时数据控制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闰秒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钟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闰秒接收定时数据是表示从所述闰秒信息的发送开始时刻减去所述时刻信息与世界协定时间的差分而得到的闰秒信息的接收开始时刻的数据,
在所述时刻信息与世界协定时间的差分相对于所述第1表和第2表的生成时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当从与所述取得的识别信息对应的分秒模式减去该变动量而得到的时刻与所述内部时刻一致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闰秒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钟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闰秒接收定时数据是利用世界协定时间表示闰秒信息的接收开始时刻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钟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闰秒接收定时数据是表示所述闰秒信息的发送开始时刻的数据,
在从所述闰秒接收定时数据减去接收所需时间并减去所述时刻信息与世界协定时间的差分而得到的时刻和所述内部时刻一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闰秒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钟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闰秒接收定时数据是利用所述卫星信号中的所述时刻信息表示闰秒信息的发送开始时刻的数据。
6.一种电子钟表的接收控制方法,该电子钟表具有:
接收部,其能够从发送包含时刻信息和闰秒信息在内的卫星信号的卫星接收所述卫星信号;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卫星信号中的所述时刻信息和闰秒信息,根据所述时刻信息和闰秒信息修正内部时刻;
第1表,其根据闰秒信息接收定时数据,将对于多个接收时共同的接收分和接收秒的组合分类为多个分秒模式,与接收星期号以及接收时关联起来存储所述多个分秒模式的识别信息,其中,所述闰秒信息接收定时数据是利用接收时、接收分、接收秒和接收星期号表示所述闰秒信息的接收定时而得到的;以及
第2表,其按照每个所述识别信息,存储接收分和接收秒的组合,
所述接收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该接收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内部时刻的星期号和时,从所述第1表中取得相应的分秒模式的识别信息;
从与所述取得的识别信息对应的分秒模式中取得所述内部时刻之后的接收分和接收秒的组合;
判断所述内部时刻是否与对应于所述取得的识别信息的接收星期号、接收时、以及所取得的接收分和接收秒的组合一致;以及
在一致的情况下开始接收所述闰秒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钟表的接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闰秒接收定时数据是表示从所述闰秒信息的发送开始时刻减去所述时刻信息与世界协定时间的差分而得到的闰秒信息的接收开始时刻的数据,
所述接收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所述时刻信息与世界协定时间的差分是否相对于所述第1表和第2表的生成时发生了变动;以及
在所述差分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从与所述取得的识别信息对应的分秒模式减去该变动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钟表的接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闰秒接收定时数据是表示所述闰秒信息的发送开始时刻的数据,
所述接收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与所述取得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接收星期号、接收时、以及所取得的接收分和接收秒的组合减去接收所需时间;以及
从所述减去后的值减去所述时刻信息与世界协定时间的差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671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镁硅系铝合金冷拉管淬火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具有气体保护的铝渣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