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决环锭细纱机后罗拉扭震的阻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6643.4 | 申请日: | 2012-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4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杨高平;丛银银;郭艳;李朋;周永刚;姚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44 | 分类号: | D01H5/44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 代理人: | 王金锁 |
地址: | 100016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决 细纱机 罗拉 阻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的一个部件,具体涉及一种解决环锭细纱机后罗拉扭震的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环锭细纱机是纺织行业生产流程中面大、量广的重要设备,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纱质量、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细纱机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棉纺行业的发展。
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化学纤维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环锭细纱机纺化学纤维时,其牵伸力远大于纺棉纤维时的牵伸力。特别是在使用“V牵”工艺时,相同的皮辊压力,其牵伸力是“平牵”工艺时的1~2倍。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验验证:后罗拉扭震是由于在牵伸过程中纤维束对后罗拉施加了逆时针扭矩,(按600锭计算,环锭细纱机罗拉可简化成“细长轴”,其长径比约为1600)。当施加的扭矩大于其材料的许用扭矩时,扭震即产生,这样纺出来的纱线质量差,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给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解决环锭细纱机后罗拉扭震的阻尼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有效地解决了环锭纺细纱机罗拉扭震的问题,提高了纱线的质量,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解决环锭细纱机后罗拉扭震的阻尼装置,它包括罗拉连接柱、外摩擦套、内摩擦套、螺母、螺钉、导向座、螺栓、导柱、支承座、压簧和调节手柄,支承座设置在环锭细纱机的机梁上,罗拉连接柱的一端与环锭细纱机的后罗拉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母与内摩擦套连接,导向座通过螺钉与外摩擦套连接,外摩擦套设置在内摩擦套外,导柱通过螺纹与承座连接,导柱与导向座上的导向孔滑动连接,螺栓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手柄,另一端穿过支承座与导向座连接,压簧设置在调节手柄与支承座之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在后拉罗尾端增加一对摩擦副,产生顺时针扭矩,通过调节摩擦副的正压力,来产生不同的反扭矩,用以平衡一部分因纤维束产生的扭矩,从而达到消除罗拉扭震的目的,从而提高了纱线的质量,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解决环锭细纱机后罗拉扭震的阻尼装置,它包括罗拉连接柱1、外摩擦套2、内摩擦套3、螺母4、螺钉5、导向座6、螺栓7、导柱8、支承座9、压簧10和调节手柄11,支承座9设置在环锭细纱机的机梁上,罗拉连接柱1的一端通过螺纹与环锭细纱机的后罗拉连接,保证与后罗拉的同轴度,不产生额外弯矩,传递扭矩充分,另一端通过螺母4与内摩擦套3连接,导向座6通过螺钉5与外摩擦套2连接,外摩擦套2设置在内摩擦套3外,产生的轴向力对后罗拉是拉力,使后罗拉转动平稳;导柱8通过螺纹与承座9连接,导柱8与导向座6上的导向孔滑动连接,螺栓7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手柄11,另一端穿过支承座9与导向座6连接,压簧10设置在调节手柄11与支承座9之间。通过调节手柄11调节压簧10的压缩量来间接调整内摩擦套3和外摩擦套2的压紧力,线性轴向力分成均匀,从而达到增加后罗拉反扭矩的作用,克服后罗拉扭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66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十味乳香制剂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柱式传感器称重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