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型混合沥青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5132.0 | 申请日: | 2012-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5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于漧;汪德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漧;汪德元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K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4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混合 沥青 制备 方法 | ||
所述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道路的沥青改性材料。
技术背景
沥青有石油沥青、天然沥青和煤沥青3种。其中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80%以上用在公路上,煤沥青主要用在碳素材料和耐火材料上作粘结剂。
近年来,由于扩大内需的拉动,公路投资大幅度增加,对石油沥青的需求陡增。2010年我国石油沥青的产量达到1600万t,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还要进口400多万t,因此价格飙升到5000多元/t。石油沥青2011年的价格比2004年高1倍。另一方面,我国又有几百万t的煤沥青,价格仅为石油沥青的50%,正在寻求大宗应用市场。能否用部分煤沥青与石油沥青共混,生产混合沥青,从而减少石油沥青进口,平衡国内市场对沥青的需求,降低筑路成本,便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科研课题。为此,我们立项进行深入研究,研制出一种集改性、环保、节能于一身的环保型混合沥青,并进行了各种路用性能试验,铺了试验路,证明其路用性能各项技术指标都比单纯用石油沥青和煤沥青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国产的石油沥青和煤沥青,通过热融共混,生产价格低廉、改性效果好的混合沥青。
传统的混合沥青是:质量比80%左右的石油沥青+20%左右的煤沥青,通过热融共混,性能互补,改变石油沥青的四大组分,从而达到石油沥青改性的目的。
煤沥青是一种优点突出,缺点也突出的沥青材料。突出的优点是:对各种酸碱性集料的粘附性,都能达到4~5级,软化点高达120℃,这是石油沥青不可比拟的。突出的缺点是:含有萘、酚等有毒物,毒性大,热稳定性差。
本发明,针对煤沥青的上述特点,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首先解决煤沥青毒性大,热稳定性差的问题。这是本发明最大的创新点,也是本发明与传统混合沥青生产方法上的差异,符合当今环保第一的理念。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1)用经过600~800℃煅烧,脱水,脱碳、脱羟,提纯、改性、活化、扩容、吸附性好的硅藻土,作为煤沥青的降毒吸附剂,使煤沥青中的不饱和芳香烃及其中所含有毒的萘、酚及同系物,吸入硅藻土微孔中,使萘不挥发、不升华、不结晶,酚不水溶、不排出,从而使煤沥青不再具有对环境有危害的毒性,并且热稳性,耐候性和抗老化性显著改善。
(2)制备环保型混合沥青的主要原料是石油沥青,质量比占70~80%,其次是煤沥青,质量比占10~20%,硅藻土作为降毒吸附剂,质量比占10~20%。
(3)将硅藻土粉碎至325~400目,将煤沥青粉碎至80~120目。
(4)环保型混合沥青的制备工艺如下:
用本发明制得的环保型混合沥青有如下优点:(1)原料来源广,价格比石油沥青低10%以上,有利于降低筑路成本;(2)路用性能的各项技术指标比原配的基质石油沥青和煤沥青都好,有利于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3)煤沥青已不再具有毒性,有利于环境保护。据施工现场观察,炒拌此混合沥青的混合料,无煤沥青特有的黄烟产生,也闻不到刺激性臭味;(4)为煤沥青开辟了一个用量比较大的市场,可以缓解石油沥青产不应求,煤沥青供大于求的矛盾。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它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制。
实施例
取煤沥青1kg,硅藻土1kg,石油沥青8kg,按前述(4)制备环保型混合沥青的工艺流程制得环保型混合沥青10kg,按用量12%,配置AC-13C混合料,其各项技术指标见下表。
环保型混合沥青混合料与基质石油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的对比
从上表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
(1)环保型混合沥青的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比基质石油沥青的马歇尔稳定度提高1KN以上,说明粘附性好,用其铺筑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则强度高。
(2)环保型混合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比基质石油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高4倍,说明高温稳定性显著改善,抗车辙能力强。
(3)环保型混合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都在90%以上,说明水稳性好。
(4)环保型混合沥青价格比基质石油沥青低10%以上。
(5)环保型混合沥青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漧;汪德元,未经于漧;汪德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5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带漆焊接及液压支架防腐的方法
- 下一篇:排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