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限流元件及发光二极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4883.0 | 申请日: | 2012-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8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曾郡腾;王绍裘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H02H9/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张龙哺;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流 元件 发光二极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限流元件以及包含该限流元件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装置。限流元件采用多个正温度系数(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元件,其串联LED应用时,具有即时进行电流调整的功效。
背景技术
LED的基本性质与二极管相似,具有顺向偏压可以通过电流,反向偏压截止电流的特性。惟不同之处在于流通电流时会发出光线,且一般的顺向导通的工作电压比普通二极管的0.7V还高。该顺向导通的工作电压并不会随着电流的大小而改变,因此LED不可以直接于两端施予高于顺向导通的工作电压的电源,且务必使用限流电阻,才不会因为电流过高而烧毁LED。假设将9V电池直接施予LED两端,LED企图将两端的电压维持在2.3V,而电池欲将电压维持在9V,因此在9V与2.3V的压差之下,假设有一个很小的阻抗,这样势必流通相当大的电流,才能满足这样的条件。而结果将导致LED因为过大的电流而烧毁。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加上一颗“限流电阻”,如图1A所示的LED电路结构10,其中限流电阻11串联LED 12且连接电源电压Vcc。限流电阻11的电阻值R可依下式计算:R=(Vcc-Vf)/If,其中Vcc为电源电压,Vf为LED顺向电压,If为LED工作电流。
以图1B所示的LED I-V曲线图特性为例,假设Vcc=6V、Vf=3.8V以及If=50mA,可计算出限流电阻11的电阻值应为:(6V-3.8V)/0.05A=44Ω。传统上限流电阻为固定电阻,因此当Vcc升至9.0V以上时,Vf≥4.2V将可能因此造成LED 12快速发热进而造成损害。
以上限流电阻设计虽然可以提供LED的保护,但因照明用高功率LED产生高热的特性,LED温度往往于提升时无法即时调整LED电流,使得LED温度持续增加或维持于高温状态,而可能烧毁LED或减损LED的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所设计的缺失,本发明采用多个PTC元件组成限流元件,可将现有PTC元件阻抗作放大的效果。本发明的限流元件可使得PTC元件在升至临界温度前即时对LED电流进行调整以进行温控,从而避免或减缓LED于高热下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LED装置连接一电源电压,且包括一LED组件以及一限流元件。LED组件对应一限流电阻值,且包含至少一LED。该LED具有LED顺向电压及LED工作电流。限流元件包含串联的多个PTC元件,该多个PTC元件具有感测该LED温度的功能,且电气串联至该LED组件。
本发明的LED装置可应用多颗LED,形成条列或阵列型式,以配合照明的实际应用。一实施例中,LED组件包含n个串联的LED,其中n为正整数。前述限流电阻值=(电源电压-n×LED顺向电压)/LED工作电流。
其中限流元件具有随感测温度增加提升其电阻值的特性,该限流元件于一LED正常工作温度时的电阻值趋近或等于该限流电阻值,且当该LED逐渐升温至一异常温度时,该限流元件允许通过的电流将逐渐下降至低于该LED工作电流。
本发明利用串联多个PTC元件作为限流元件,由此将现有元件阻抗作放大,使PTC元件在升至临界温度前即有降低通过LED的电流,故可有效避免LED高热的情况发生,进而避免LED烧毁及延长LED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A及1B为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的应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装置示意图;
图5为发光二极管装置中PTC元件的电流与温度关系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20、30、40:发光二极管装置
11:限流电阻
12:LED
21:限流元件
22:LED
23:PTC元件
25:LED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技术内容、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相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聚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48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微复制的冷却单元
- 下一篇:信号发送方法和基站设备